長江日報融媒體3月6日訊 記者從6日召開的全市民政工作會議獲悉,今年將確保城鄉低保提標綜合幅度8%以上,建設28家“幸福食堂”, 新增養老床位2000張。
2018年確保城鄉低保提標綜合幅度8%以上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確保城鄉低保提標綜合幅度8%以上,確保農村低保標準不低于城鎮低保標準的80%,確保城鄉低保標準分別達到上年度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30%和40%以上。此外,確保城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達到城市低保標準的2倍,確保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達到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80%。
據了解,這意味著我市將連續第14個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去年,城市低保標準為670元,農村低保標準達到500元,近15萬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
今年50家養老網點和28家幸福食堂
會議提出,全面實施“互聯網+居家養老”行動計劃,建設50家社區嵌入式、中心輻射式養老服務網點和28家“幸福食堂”,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醫、遠程照護等服務,逐步完善“互聯網+”養老服務機制。新建300個老年宜居社區,新建農村互助照料中心65家、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動中心服務點238個、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站)75家,新增養老床位2000張;
研究制定公墓使用期屆滿管理辦法
針對今年將有大量公墓20年到期的情況,市民政局表示,將研究制定公墓使用期屆滿管理辦法,推動實施基本殯葬服務普惠制。
據了解,武漢市于1998年規定公墓使用時間為20年,凡在1998年5月19日前下葬的公墓,一律按照該日開始計算時間。這個時間以后入葬公墓者,則按實際購墓日起算,20年使用期截止。這意味著,武漢市的公墓最早于2018年到期。“公墓使用期屆滿管理辦法”將公墓到期后相關政策的明細公布。
扶持發展300家社區志愿服務組織
市民政局表示,今年將深入開展“社區治理創新助力計劃”,實施150個“公益微項目”,重點打造30個品牌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組織100個農村社區建設試點示范村,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開展社會組織公益創投大賽,培植示范公益組織20家。
并且,推動中心城區實施志愿者積分回饋制度,扶持發展300家社區志愿服務組織。創建婚姻登記微信預約平臺,提高婚姻登記服務水平。(記者馬振華 通訊員鄧永付 戴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