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宣教局、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共同主辦的“全國社區工作者培訓班”第二期在武漢百步亭社區開班。來自河南、吉林、青海、云南等地的180名社區工作者參加了本期培訓。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副司長湯晉蘇,湖北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葉景麗,武漢市民政局副局長孫家同,武漢市百步亭社區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波出席了開班儀式。開班儀式由葉景麗主持。

在專題授課環節,王波就如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百姓生活等方面,分享了百步亭社區的做法和成功經驗。她說,要讓核心價值觀融入家風家訓、融入鄰里親情、融入文化活動、融入志愿服務、融入居民公約、融入網絡生活。她講述了百步亭社區“婆媳對夸”的故事,婆婆擂聲鼓說一句媳婦的優點,媳婦敲下鑼講一句婆婆的好處,年輕的媳婦周洪萍平時對婆婆敬愛有加,但是因為性格內向不善表達,又怕引起婆婆的誤會。在婆媳對夸中,周洪萍一炮打響,悉數婆婆的優點,讓婆婆感動地淚流滿面。這種新穎活潑的活動,讓百步亭社區的婆媳關系格外融洽,這就是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好家風的生動體現。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周運清教授則為大家講授了幸福社區建設的智慧與方法。周運清教授運用鮮活生動的例子,講述了幸福家庭在幸福社區中的作用。他說,如果一個家庭中,父親貢獻責任,母親貢獻溫柔,孩子貢獻希望,那么這樣的家庭無疑是幸福的,如果社區里都是這樣的家庭,還怕社區不幸福嗎?他談到,幸福社區建設要重點把握化解社區矛盾糾紛和群體性事件的規律,并不斷提升復合執行力。

本期培訓既邀請專家學者登臺演講,也有平凡的社區工作者與志愿者現身說法,深受學員歡迎。來自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英才社區的學員張遠靜聽說百步亭16萬居民當中有4萬志愿者,令她非常驚嘆,她說:“很開心能有‘全國社區工作者培訓班’這樣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我們社區也有開展‘愛心粥屋’的志愿活動,但是感覺做得還不夠,我要在培訓班上多學學百步亭的志愿服務經驗!”
據了解,今年全國社區工作者培訓班將舉辦10期,旨在強化社區工作隊伍素質,補齊社區治理工作短板,提升社區綜合治理能力。來自全國31個省份的1800名學員將分期分批到百步亭社區深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