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訊(記者汪洋)有訴求,兩種入口反映。網上留言:武漢城市留言板(點擊網址:http://whly.cjn.cn/ ,或通過長江日報APP、官方微信菜單欄,即可進入留言系統);撥打電話12345(市長專線)。
新城區居民在中心城區工作,其子女是否可在中心城區接受義務教育?小孩隨父母在國外上學,如果回國就讀,學籍如何銜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如何就近入學?今年4月,我市出臺了《武漢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規范2017年義務教育段新生入學管理工作的通知》。連續多周,武漢城市留言板等武漢市主要民情收集平臺上,不少群眾咨詢有關孩子入學的各種問題。市、區教育部門通過網絡進行一一解答。
網民:戶口在蔡甸,可我和老婆在江岸打工,想把孩子帶身邊上學怎么辦?現在,很多新城區的人已經進入中心城區工作,在老家已無房,戶口遷入中心城區又不符合條件,孩子就只能回原戶籍接受義務教育,成了另一種留守兒童?
答:根據《義務教育法》及義務教育新生入學政策規定,義務教育堅持以區為主政策,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流動人口,如果持有武漢市居住證、務工證明(或經營許可證),按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政策,由居住證所在區教育局安排入學。同時,《湖北省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條例》規定:“本條例所稱流動人口,是指離開戶籍所在地縣級行政區域到其他行政區域居住的人員,在設區市的市轄區之間流動的人員除外”。
新城區居民到中心城區工作,仍然是在市內跨區工作與生活,不屬于流動人口,不能按進城務工隨遷人員子女入學政策安排入學。如果要求入讀中心城區學校,則屬于跨區擇校。擇校行為不在政府安排入學范圍內。
據了解,不少區教育局一般會根據實際情況,在安排完本區學生、有空余學位的情況下,按申請、審核等相關順序,盡量幫其他新城區的學生和家長排憂解難,但這不是政策規定,無法強行要求必須安排。
網民:我孩子小學畢業后,持學校發的對口中學入學通知書到武昌區文華中學報名,學校收走了入學通知書。隨后我們又參加了武珞路實驗中學的網上報名并被錄取,報名時被告知需入學通知書,我沒通知書了怎么辦?
答: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是學生到對口公辦學校報到的憑證,但擇校報名到民辦學校——武珞路實驗初級中學后,報到時不需要入學通知書,只需要小學畢業證、戶口本、4-6年級綜合素質報告冊等相關證件即可。
網民:女婿女兒目前在國外工作,小孩一直與他們一起生活,今年到了入學年齡,暫時在國外上學。想以后回國就讀,是否可辦理緩入學手續?
答:依據武漢市招生文件相關規定:“因疾病、傷殘需緩學或因喪能需免于接收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由其家長或監護人提出申請,附區級以上醫院出具的證明,報戶籍所在地區教育局批準后,發給緩學或免學證書”。子女隨父母出國接受教育,不適應上述情況。根據相關規定,孩子家長可攜相關證明材料及情況說明遞交到區教育局備案,如若孩子回國后繼續就讀,可依據規程評估學生情況,確定就學年級,并補辦學籍等相關手續。
網民:我家住硚口區長壽社區,屬于漢中街道管轄,小孩子是洪湖市農村戶口,屬外來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5月份網上報名,結果分配到漢正街的寶善街小學,十分不便。請問為何不就近安排到附近小學就讀?
答:根據相關要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由學生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持我市居住證、就業證明(或經營許可證),按居住證所在區要求到指定地點登記,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納入《通知書》發放范圍。凡在5月31日前未按要求進行登記的,統一于8月30日一天,到各區教育局補辦手續,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2017年新增適齡兒童入學比2016年增加人數多,安排入學壓力非常大,只能相對就近統籌安排入學。
網民:我們在洪山區買了一套106平方米的房子,但戶籍和居住證還在辦理中,預計7月底才能辦好,導致孩子現在不能入學報名,該怎么辦?
答:目前您還屬于武漢市以外戶籍的居民,根據相關規定,暫無法在洪山區就近安排入學。建議盡快將戶籍遷入到洪山區或者辦理好洪山區居住證,7月14日到洪山區教育局進行補登。如7月14日還未辦下來,可待8月25日到洪山區教育局辦理補登手續,洪山區教育局將統籌安排子女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