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蕪湖市市場監管局按照提升“準度、力度、準度、溫度、高度”的總體思路,以發揮首創精神、做深做實工作為導向,進一步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健全完善食品生產安全監管體系,夯實筑牢食品安全底線,持續推動生產企業和小作坊高質量發展。
一是提升責任落實準度
貫徹落實60號令規定。選取部分示范企業,建立完善與企業規模、食品類別、風險等級等相適應的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制度機制并落實到位,以典型引領,帶動其他企業逐漸規范實施。深化“兩書一單兩報告”制度,督促企業按要求開展食品安全自查。提升企業主體責任意識。按照“一品一訓”要求,開展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食用植物油等重點產品食品安全專題培訓;重點推進11家規模較大企業開展追溯體系建設,督促所有企業建立生產全過程記錄制度。
二是提升監督管理力度
強化監督檢查靶向性。突出抽檢不合格企業,組織安徽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第三方機構等高水平技術力量開展專項檢查,扎實開展“條目式、承諾式約談+閉環管理”。提升監督檢查能力。開展“食品生產檢查員大講堂”培訓,不斷提高檢查員理論和實操水平。將食品生產檢查員參訓、檢查情況納入年底考核。提升監督檢查有效性。不斷提高監督檢查問題發現率、整改上傳率、APP使用率、照片規范率“四率”,降低抽檢不合格率。
三是提升風險防控精度
加強風險隱患排查。突出食品生產主要品種、集中區域,開展全覆蓋、常態化風險隱患排查。完善風險隱患臺賬。根據風險隱患排查情況,健全完善“一企一檔”“一域一檔”“一品一檔”風險隱患清單并實行動態管理。強化風險隱患治理。推行“235”整治模式,集中精力開展重點食品重點區域整治。
四是提升幫扶指導溫度
持續開展“千企萬坊”幫扶行動。堅持“一企一策”、“一坊一策”,全力推動食品生產企業和小作坊紓困解難、提質增效。推進“黨建+食品安全”。健全完善黨建引領工作機制,積極推進食品生產領域“黨建+食品安全”治理。發揮首席營商服務官作用,主動了解企業訴求,急企業所急、解企業所難。
五是提升產業發展高度
持續開展規范提升。啟動食品生產行業“診脈”工程,推進“區塊鏈+可視化監管”,集中精力開展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一市一品”質量提升行動。持續開展小作坊環境衛生和食品添加劑整治,鼓勵引導小作坊改造設備設施、改良生產工藝、提升管理能力,向食品生產企業升級轉化。繼續加強示范培育。持續推進生產企業、小作坊“雙提升”,強化示范企業(小作坊)、示范集中區(園區)和示范行業培育,不斷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