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桂林市市場監管局批準發布《高山蘿卜越夏栽培技術規程》等9項桂林市地方標準,包括農業林業地方標準7項、服務業地方標準1項、機關事務地方標準1項。標準的發布為推動我市相關領域標準化、規范化和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進一步健全完善了我市地方標準體系,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7項農業林業地方標準根據我市獨特的自然條件與種植、養殖過程中的先進經驗制定。其中,《高山蘿卜越夏栽培技術規程》《設施葡萄套種草莓生產技術規程》《桃細菌性穿孔病防治技術規程》《金槐一年兩收栽培技術規程》《石菖蒲種植技術規程》規定了高山蘿卜、葡萄套種草莓、桃、金槐、石菖蒲等經濟類作物的種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園地選擇等關鍵環節的技術要求和操作指示;《禾花魚稻田養殖技術規程》《桂林雜交鱘陸基生態養殖技術規程》規定了禾花魚、雜交鱘魚養殖場地選擇的要求,給出了魚種放養、飼養管理、設施設備配置、魚病防治、養殖尾水處理、捕撈收獲等操作指示,描述了生產檔案管理的相關信息等。這些標準的發布和實施對推進農作物種植、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保證和提高特色農產品質量、養殖業產量,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致富、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職工療休養基地(點)服務規范》規定了職工療休養基地(點)要求,療休養接待、餐飲、住宿、購物和安全服務等基本服務以及服務評價與改進等要求,進一步提升我市職工療休養基地(點)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推動職工療休養服務工作規范化、精細化,更好地滿足更廣大職工群眾的療休養需求。
《機關事務信息化功能建設規范》立足于桂林機關事務管理工作實際,界定了機關事務信息化功能的建設原則、功能架構、基礎設施層、應用支撐層和運行保障等要求,制定結構合理、與時俱進、務實管用的標準,將對機關事務管理職能科學、精細、高效地運行起到積極促進作用,進一步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機關事務管理保障效能。
近年來,桂林市市場監管局嚴格依據地方標準制定程序開展地方標準制定工作,深入各行業主管部門開展動員,鼓勵各單位、高校、科研院所、社會團體、標準化技術機構及企業等參與地方標準的制定工作,切實把關和保障標準的質量,不斷提高標準技術水平。截至目前,桂林已制定并發布地方標準45項,涵蓋桂林米粉、旅游行業服務、農業和林業生產等重點領域和特色優勢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