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三日可無肉,日菜不可無”,可見新鮮蔬菜在中華餐飲文化的重要性。
香港市民餐桌上的新鮮蔬菜有百分之九十來源于內地,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新鮮蔬菜是怎樣在海關監管下,進入香港市民餐桌的呢?下面小編帶你了解內地新鮮蔬菜的供港之旅。
一、資質要求
海關對供港蔬菜種植基地(以下簡稱種植基地)實施備案管理。種植基地和生產加工企業應當向海關備案。
種植基地、生產加工企業或者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對供港蔬菜質量安全負責,種植基地和生產加工企業應當依照我國法律、法規、規章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種植、生產加工活動,建立健全從種植、加工到出境的全過程的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和質量追溯體系,保證供港蔬菜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相關檢驗檢疫要求。香港特別行政區沒有相關檢驗檢疫要求的,應當符合內地相關檢驗檢疫要求。
二、種植基地備案與管理
主管海關對種植基地實施備案管理。非備案基地的蔬菜不得作為供港蔬菜的加工原料,海關總署另有規定的小品種蔬菜除外。
1、辦理申請
種植基地、生產加工企業或者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通過“互聯網+海關”(http://online.customs.gov.cn/)“企業管理”子系統,填寫相關信息,并向所在地海關提交申請。
2、辦理申請條件
1.有合法用地的證明文件;
2.土地固定連片,周圍具有天然或者人工的隔離帶(網),符合各地海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的土地面積要求;
3.土壤和灌溉用水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要求,周邊無影響蔬菜質量安全的污染源;
4.有專門部門或者專人負責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的管理,有專人管理的農業投入品存放場所;有專用的農藥噴灑工具及其他農用器具;
5.有完善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包括組織機構、農業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有毒有害物質監控制度等;
6.有植物保護基本知識的專職或者兼職管理人員;
7.有農藥殘留檢測能力。
3、申請材料
1.供港蔬菜種植基地備案申請表;
2.種植基地示意圖、平面圖。
三、生產加工企業備案與管理
辦理申請生產加工企業通過“互聯網+海關”中“企業管理”子系統,填寫相關信息,并向所在地海關提交申請。
1、辦理申請條件
1.企業周圍無影響蔬菜質量安全的污染源,生產加工用水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
2.廠區有洗手消毒、防蠅、防蟲、防鼠設施,生產加工區與生活區隔離。生產加工車間面積與生產加工能力相適應,車間布局合理,排水暢通,地面用防滑、堅固、不透水的無毒材料修建;
3.有完善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包括組織機構、產品溯源制度、有毒有害物質監控制度等;
4.蔬菜生產加工人員符合食品從業人員的健康要求;
5.有農藥殘留檢測能力。
2、申請材料
1.供港蔬菜生產加工企業備案申請表;
2.生產加工企業廠區平面圖、車間平面圖、工藝流程圖、關鍵工序及主要加工設備照片。
四、檢驗檢疫
1、監督管理
1.海關對備案的種植基地、生產加工企業進行監督管理。包括日常監督檢查、年度審核等形式。
2.備案種植基地所在地海關,根據海關總署疫病疫情監測計劃和有毒有害物質監控計劃,對備案種植基地實施病蟲害疫情監測和農藥、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監控。
2、出口申報前監管
1.供港蔬菜的出口商或者其代理商向生產加工企業所在地海關提出出口申報前監管申請;
2.海關依法對需要實施檢驗檢疫的供港蔬菜實施現場檢查和監督抽檢;
3.經海關現場檢查和監督抽檢符合要求的,按規定準予出口;
4.經海關現場檢查和監督抽檢不符合要求的,由海關書面通知出口商或者其代理人。可以進行技術處理的,經技術處理合格后方準出口;不能進行技術處理或者經技術處理仍不合格的,不準出口。
3、企業申報
按照海關進出口貨物申報管理規定的要求,貨主或其代理人通過單一窗口報關。
4、口岸查驗
海關對供港蔬菜在口岸實施查驗,查驗不合格的,不準出口。
經嚴格檢驗檢疫,一盒盒新鮮蔬菜,就這樣從種植基地到加工企業,經過口岸進入香港市場,走上香港市民的餐桌啦!
供稿單位:黃埔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