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西安市民黃先生突然發現,自己的嘴巴無法正常張開。雖然嘗試了多種自救辦法,但都沒有效果,嚇得黃先生以為自己得了什么怪病。
10月22日,記者來到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主治醫生向我們講述了為黃先生診療的經過。
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顳下頜關節病科副教授于世賓:“來的時候他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張不開嘴,正常情況下我們其實應該三個指頭能塞進口腔里面去,但是他只有兩個指頭能塞進去,影響他的吞咽,影響他的發音。”
經過檢查,醫生發現本應柔軟的軟腭及接近腭咽弓的口腔黏膜變得非常堅硬、透明,用口腔探針都無法刺入。醫生判斷,導致黃先生“有口難開”的原因就是口腔內黏膜組織失去了柔韌性,限制了他開口運動的幅度。而造成這一后果的罪魁禍首竟然是他最愛吃的檳榔。
于世賓:“這種病是臨床上說的,口腔黏膜纖維化,這種情況如果不治療,可能發展成口腔癌,這個病已經很明確,屬于癌前病變。”
于教授介紹,這種情況,是咀嚼檳榔人群中常見的早期特異性病變。在咀嚼檳榔過程中,檳榔纖維反復摩擦造成口腔黏膜局部損傷,檳榔內具有細胞毒性的檳榔堿滲入黏膜組織,引發黏膜組織變性。如果不及時治療,任由檳榔堿反復刺激,極有可能誘發敏感人群的致癌基因突變,最終導致口腔癌的發生。
于世賓:“本世紀初,檳榔已經被國際衛生組織定義為致癌物,希望大家遠離檳榔,另外一個層面,如果同時咀嚼檳榔和抽煙,會進一步加重口腔癌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