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烤肉”“親嘴片”這些調味面制品一直是小學生們熱衷的小零食,價錢一般是五毛一包,不過卻因沒有生產廠家等信息被稱作三無的“五毛食品”。又到了開學的季節,學校周邊是否還有人銷售這種五毛食品呢?記者今天在西安市區的多個小學進行了調查采訪。
9月13日臨近中午放學的時間,記者分別來到了西安市碑林區的文藝路小學,友誼小學,以及雁塔路小學,發現這幾所學校門口無論是道路外50米還是100米的距離都沒有流動小商販的身影,學校附近一些店鋪經營者告訴記者,無論學校還是其它職能部門對小攤販的管理比較嚴格。
記者:“放學的時候能擺小攤賣吃的么?”
西安市碑林區雁塔路小學附近商戶:“賣不了,(學校)保安不讓賣,以前有人在這賣過,保安把他們攆走了,這保安直接讓走了,攆你呢。”
而曾經出現在西安大雁塔小學附近賣小玩具的攤販也沒有出現,中午放學時間,大雁塔小學不僅有安保人員負責維持交通秩序,還有城市管理人員在附近巡查。
隨后,記者又來到了西安蓮湖區的報恩寺街小學,學校門口同樣沒有流動商販。同學們都到正規商店購買文具和食品。而小零食依舊是同學們的最愛,大家比較喜歡的包括小面筋和薯條等等,單價基本都是一元錢。
記者:“你們平時買那種五毛錢的辣條不?”
小學生:“不買。”
記者:“為啥?”
小學生:“因為感覺沒營養。”
記者:“五毛錢辣條哪有賣的?”
小學生:“沒有。”
記者:“最近都沒有賣的么?”
小學生:“那邊有個印度飛餅,印度飛餅是辣條,在那邊,一塊錢,一大片好多嘞。”
記者:“你們買的這個辣條多少錢一包?”
小學生:“一塊。”
記者:“你們平時是不是經常買這種東西吃?”
小學生:“不是。”
記者:“不是說不衛生也不營養嗎?”
小學生:“我就是偶爾吃的呀。”
記者隨后在學校對面的小商店買到了同學們口中的“印度飛餅”,跟以前五毛一包的“巴西烤肉”同樣,都屬于調味面制品,不同的是上面有具體生產廠家,生產許可證號以及生產日期等,不過這些調味面制品是否符合售賣規定,記者反映給了轄區食藥監部門,相關部門表示具體結果還有待進一步調查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