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江西省新余市持續深化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將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三局合一”,整合監管機構和人員,構建覆蓋市場準入及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后,體制得到理順,監管形成合力,服務更加高效,顯現出了1+1+1〉3的聚合效應。2015年8月,省政府機構改革督導組實地督查后,認為“三局合一”改革進展順利,走在全省前列。
整合力量,一個部門負全責。在全省率先單設網絡經營監管科、企業信用監管科,率先將個協、廣協、消協理順為全額撥款的社會組織,成立小微企業服務中心和消委辦。加快業務融合步伐,定期開展覆蓋原三局業務知識全員培訓活動;加快思想融合進程,大力倡導“敬畏事業,珍惜緣分”機關文化,在工作中做到“合心、合力、合拍”。
優化再造,一個流程優監管。將食品生產、流通、消費3個環節有機銜接,實現由工廠生產到終端消費的統一;將產品、商品監管和市場行為監管有機銜接,實現對市場主體監管和客體監管的統一;將質量監督、風險防范等環節有機銜接,實現事前預防和事中事后監管的統一。
凝聚合力,一支隊伍抓執法。組建市場監督管理執法支隊,實行“一支隊伍搞執法”。落實“屬地化”責任,明確市、縣(區)、街(鎮)市場監管部門分級負責制度,堵塞漏洞、防范盲點。改革后的執法體系運行更加順暢,工作更加高效。
重心下沉,一張網格強基層。依托原有基層工商分局,組建基層市場監管分局,賦予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和質量技術監督職責。各縣區出臺向基層傾斜的政策,引導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通過雙向選擇和合理調劑,基層力量得以充實。
共建共享,一個平臺管信用。認真抓好全市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采集企業信息數據39.1萬條,上線運行企業信用評價系統,全國首創實施企業信用評價。在全省率先推動縣區政府將年報工作納入政府重點工作督查范圍,2013年度到2016年度企業年報率排名均居全省前列。
高效便民,一個窗口辦審批。將駐市行政服務中心原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三個窗口整合在一起,實行“一個窗口辦審批”。踐行“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改革舉措,扎實推進電子營業執照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有效破解了開辦企業準入難、門檻高等突出問題。
提質增效,一個中心搞檢測。將原來5個檢驗檢測機構整合,組建成立了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實行“一個中心搞檢測”。整合后,不斷加強技術力量和資源投入,檢驗檢測效能得到大力提升。
理順熱線,一個平臺解訴求。在全省率先形成“一體化”規范運作的綜合投訴平臺,實現了“公眾訴求處置一體化”和“消費者投訴舉報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