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開學季,為進一步做好校園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提高廣大師生的食藥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保障全區中小學校、幼兒園食藥安全和師生身體健康,北京市東城區食藥監局在全區啟動“開學第一課·食藥安全進校園”系列宣傳活動。
8月31日上午,東城區食藥監局走進本次“開學第一課·食藥安全進校園”活動的第一站北京市第一幼兒園,為150余名幼兒園老師上了一堂豐富生動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飲食課。
活動開始,北京市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藥學部主任曹俊嶺教授為老師們圖文并茂地講解如何保護嗓子、健康飲食、調節脾胃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在互動環節中,普仁醫院營養科專家為幼兒園老師提供了營養咨詢服務,逐一解答老師問題,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區食藥監局的工作人員從身邊的謠言入手, 通過漫畫展板,一一破解食品謠言,講解謠言產生的危害。
在科普知識的同時,專家為幼兒園老師進行骨密度檢測公益服務,并根據骨質健康檢測結果為老師們提供科學健康指導和合理化膳食建議。
東城區食藥監局副局長馮典告訴記者,“食藥安全要從娃娃抓起,對于幼兒園小朋友來說,理解能力沒有中小學生強,因此我們也開設了老師課堂,希望形成一條知識科普傳送帶,由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將食藥安全知識潛移默化地傳輸給小朋友們,令其從小可以養成良好的飲食用藥習慣。同時,除了科普食品藥品安全知識,還邀請專家講解健康飲食、護嗓方法等知識,為辛勤的園丁做好服務。”
幼兒園高老師告訴記者:“今天收獲很多,特別是科學辟謠這一環節。如今的食品謠言外表更具迷惑性,動畫制作、文字排版、造假數據環環相扣,我們也極難分辨。今天經過食藥監局工作人員的現場辟謠,我們也有了很清晰的認識,比如‘西瓜又紅又甜是被人打了針’就是謠言。今后我們也要多了解此方面的信息,不信謠,不傳謠,提高自身科學認知水平。把正確的信息傳遞給小朋友們。”
據了解,在接下來的“食品藥品安全進校園”活動中,東城區食藥監局將采取科普講座、現場實驗、科學辟謠等方式,為全區學校師生科普食品藥品安全知識,促進養成健康的飲食用藥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