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第一次查到問題時先發放責令整改通知書,規定期限內如未整改到位,第二次再發現相同問題便當場固定證據并作出處罰。這一零口供處罰模式是金華開發區市場監管分局針對小餐飲快速整治規范亮出的“利劍”。
據統計,金華開發區范圍共有餐飲主體4600多家,其中又以小餐飲店、雜食店等居多。該局法規科負責人告訴記者,推行小餐飲零口供處罰模式,為的是解決小餐飲面大量廣與監管資源有限的矛盾。零口供處罰模式在合法合規前提下簡化了行政處罰程序,以達到快速監管目的。
通過零口供處罰模式,金華開發區市場監管分局執法人員已查處近700起小餐飲違法違規行為。“從實際效果看,零口供處罰模式不僅快速處置了一批經營行為不符合規范的小餐飲店,也在經營者之間形成了互相督促、自覺整改的氛圍,很多平時容易忽視的細節被重視起來。”開發區市場監管分局副局長李可春說,比如一些“夫妻店”,夫妻檔在店里制作食品時統一著裝,戴上了口罩和帽子,許多小店重新進行了裝修,給食品加工區域加裝吊頂、貼墻地磚等。
除了零口供處罰模式,開發區市場監管分局還通過錯峰檢查的方式實現對小餐飲精準監管。上班前與下班后是早餐、夜宵監管的薄弱期,該局執法人員在這兩個時間段以及周末也不脫崗。李可春說,相比轄區范圍的餐飲店總量,當前被查處的仍是少部分,希望通過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督指導和懲戒警示,調動更多小餐飲經營主體規范提升經營行為的主動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