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至7日是第27個“世界母乳喂養周”,為響應其“母乳哺育:生命之根”的主題。7月31日,中國營養學會攜手達能紐迪希亞在北京舉辦了母乳喂養研究發布會暨母乳喂養倡導論壇。會上,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汪之頊分享了“乳母膳食與母乳成分及行為研究”,并強調,乳母平均每天通過乳汁分泌而損失的鈣多達300mg,因此鈣的補充對乳母尤為重要。
在兩代母親中的月子期間膳食行為研究發現,兩代母親的牛奶食用頻率僅為23.5%,且仍有部分認為蔬菜水果是禁忌食物,這項發現也與紐迪希亞Muru研究的結果不謀而合——在上海乳母產后42天內的調查中,牛奶、蔬菜及水果的攝入均遠低于膳食指南推薦,致使乳母鈣及其他多種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
與此同時,從紐迪希亞最新發表的一項中國兩城市母乳喂養障礙定性調查中發現,女性長輩對乳母膳食行為及母乳喂養行為產生強大影響力。醫護人員、網絡的專業科普是支持乳母科學喂養重要的途徑,但從研究中可以發現,其影響力有待提高,對于女性長輩的宣教有待加強。
“母乳喂養是生命早期1000天中非常關鍵的時期,對于母親與嬰兒都具有短期及長期的健康效應。”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強調,母乳喂養不應該是媽媽們的個人戰斗,而應該成為整個家庭乃至社會共同努力的任務,只有共同攜手,才能提高全國的母乳喂養率,以達到《國民營養計劃2030》0~6個月純母乳喂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