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的夏季是蘑菇旺盛生長的季節,很多人為了“嘗鮮”采摘野生蘑菇來吃,卻不知道這種行為暗藏危險,7月23日,來自阿壩州的覃爺爺(化名)一家四口仍然在四川省人民醫院的重癥監護室中,幾天前,他們因為食用了野外采來的蘑菇而中毒,所幸即使搶救才保住了性命。
醫生介紹,夏季是蘑菇、野菜等生長旺盛的季節,但也是食物中毒的高發季,因為普通人鑒別有毒蘑菇、野菜的水平有限,建議大家不要進食“野味”和來源不明的食品,避免誤食后導致中毒。
一家四口食用野生蘑菇中毒 致肝腎損傷
7月23日,來自阿壩州小金縣的覃爺爺和老伴兒、兒子兒媳仍住在重癥監護室。18日,因誤食了毒蘑菇,他們一家四口被送到當地醫院,進行洗胃、藥物治療等緊急搶救后,被送往四川省人民醫院。“患者出現嘔吐、眩暈等癥狀,比較嚴重的兩個患者已經出現了明顯尿量減少甚至無尿的癥狀。”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住院總醫師楊雪婷說,這些都是肝腎臟損傷的表現,如果不及時搶救會有生命危險。
隨后,醫生通過血液灌流、血漿吸附等方式對覃爺爺一家進行治療,目前,一家人病情已經穩定。
楊雪婷介紹,在向患者親屬詢問病情時得知,覃爺爺一家四口以往每年這個時候都會上山采摘蘑菇食用,之前一直沒有出過事,這一次,猜測是沒有覺察到混入了有毒的、不易區別的蘑菇。
一年重癥中毒患者約10例 夏季是中毒高發期
食用毒蘑菇并不是個例,實際上,每年都會有人因為誤食毒蘑菇、野菜等住進醫院,“每年因為在野外采食蘑菇導致中毒,進急診重癥的每年約有5-10例。”楊雪婷說,加上其他的食物中毒,這個人數還會更高,尤其夏季更是高發期。“一般來說,搶救效果與食用的量和就醫時間有關,24小時之內能夠盡快進行血液凈化治療,那么治愈的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
她建議,普通人鑒別野生食物的能力有限,建議大家不要隨便采食蘑菇、野菜等,一旦出現頭暈、嘔吐、消化道癥狀等,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