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碼,就能知道菜籃子、餐桌上的食物從哪里來,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是哪天,以及運輸、加工這一路上都“經歷”了什么……6日下午,市商務局舉行珠海市重要產品流通追溯體系宣傳推廣會,推動珠海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加快發展。
宣講會上,有關部門分別介紹了珠海肉類蔬菜、進口食品農產品、嬰配奶粉等重點食品追溯體系建設情況以及相關扶持政策。
2016年以來,珠海積極落實國家及省相關政策措施,出臺工作方案和資金管理細則,切實推動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工作落實,已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珠海食用農產品生產和流通追溯體系已覆蓋了3個追溯示范生產基地、1個蔬菜批發市場、1個屠宰企業、6家標準化菜市場、7家超市門店;主要農業生產資料追溯體系已覆蓋35家企業以及354個本地經營品種;食品藥品追溯體系已覆蓋全市292家嬰配乳粉、嬰配食品、食用油或酒類的生產及經營企業;進口食品電子追溯體系已建成“進口食品化妝品進出口商備案系統”,對進口食品化妝品實施全程追溯。
“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當前珠海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中仍存在試點建設地區進展不平衡、追溯覆蓋面不夠、追溯鏈條不完整、企業和社會積極性不足等問題。”市商務局副局長吳業利指出,近年來,國家、省、市各級推進追溯體系工作機制正在不斷健全,珠海也在加快構建“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追溯鏈條,強化多部門協同機制、突出互聯網技術引用、著力擴大追溯體系覆蓋面,聯通產品流通上下游環節,真正讓老百姓安全消費、放心消費,進而為擴大消費、促進經濟增長做出貢獻。
據了解,市商務局將突出產品、企業、區域和領域四個重點,著力擴大追溯體系覆蓋面。在資金保障方面,省級財政連續兩年對珠海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給予資金扶持,著力提高相關企業的參與積極性。根據《珠海市肉菜追溯體系試點建設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連鎖超市、屠宰企業、產銷對接企業等業態,按照我省肉類蔬菜追溯體系標準試點建設追溯體系并通過驗收,將獲得10萬到50萬元不等的資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