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檢查一家藥店需要半個小時以上,現在利用移動執法設備和信息化系統,基本上10分鐘內就能完成。”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陳爐鎮食品藥品監管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為調研陜西省智慧監管工作情況,6月13~14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信息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黃果帶隊,跟隨陳爐鎮食藥監所的工作人員,對隨機選取的藥品零售店、餐飲服務經營戶和食品銷售經營戶進行了檢查。
鑫遠大藥房是陳爐鎮上的一家藥店。陳爐鎮食藥監所的工作人員走進藥店,用移動執法裝備掃碼進入“現場檢查”頁面后,所有檢查條款及檢查要點自動顯現。工作人員用10分鐘就完成了所有檢查項目,并現場打印了檢查文書。
“人手緊張一直以來是基層食藥監管的突出問題,移動執法設備和信息化系統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陳爐鎮食藥監所的工作人員說。鑫遠大藥房負責人劉萬盈則認為,信息化系統有助于藥房的規范管理。他同時提出:“現在信息化系統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我們鎮位置偏遠,網絡不太‘給力’,直接影響了系統的使用。”
據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科信辦主任賀智平介紹,為提高工作精度和效率,自2016年6月開始,該局開始統籌建立應用于監管對象、監管機構、社會公眾的綜合業務平臺,實現對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覆蓋;并按照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要求,建立了規范統一高效的全程信息化監管體系。風險評級上線1個月內,部分市已經實現風險評級率100%;實現各級監管機構監管底數清、上下級機構監管行為有效銜接,日常檢查、專項檢查、體系檢查、飛行檢查與風險分級、信用分級有機融合。截至今年5月31日,綜合業務系統實現了對全省339614家食品生產經營戶相關業務全程信息化辦理;每一筆許可業務從申報、審批到公開公示,所有環節都有準確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