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生活中,點外賣已成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過,外賣平臺頻現“黑作坊”“幽靈餐廳”等問題,給餐飲安全帶來很大隱患。今天(6月21日),蘇州市食藥監局宣布依法對美團、餓了么兩家網絡餐飲服務平臺駐蘇分支機構行政處罰20萬元,被處罰原因均為未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經營許可證進行審查。去年,這兩家平臺因為同樣的違規情形已被分別處罰10萬元。
據悉,經過幾年的行業競爭和洗牌,蘇州大市范圍美團平臺入駐餐飲商家已達26000余家,餓了么平臺達15000家,數量在江蘇省遙遙領先,囊括大多數的中小型餐飲商家。2017年,全市各級監管部門共約談網絡餐飲服務平臺31次,檢查餐飲單位8254家次,督促整改587家,主動發現并責令下線無證照餐飲單位141家。
該局稽查處處長徐明華說,網絡餐飲服務一直是監管的重點,也是唯一連續三年被列入全市“食品安全放心行動”的專項整治專題。2017年美團、餓了么已被依法查處,今年在執法檢查時又發現上述兩家企業存在同樣違規情形,所以這次按照從重頂格處罰20萬元。近期,該局會同市信用辦將在省內率先出臺“蘇州市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嚴重失信者聯合懲戒暫行規定”。暫行規定出臺后,將規定經營者哪些情形可以列入市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嚴重失信者名單。對經營者從事這個行業,或者在企業內擔任監事、董事等均有限制,企業在爭取政府相關項目、資金扶持等方面也都會有所限制。
目前,從日常監管中發現最嚴重的、最為關注的問題就是無證、套證經營的現象屢禁不止,“線上線下”的一致性無法保證。該局餐飲安全監管處處長林競說,保證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在網站公示的名稱、地址、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信息真實的真實性是第三方平臺的主體責任。第三方平臺必須要建立巡查檢查機制,對入網餐飲單位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核實,存在弄虛作假現象的一經發現,立即下線,并向屬地監管部門報告。
在監管方面,蘇州市已啟動“安心外賣信息平臺”信息化建設,將運用在線技術監測手段大數據分析,協助監管部門發現問題、找到問題、解決問題,提升監管的針對性。目前,監管平臺的開發已進入尾聲,投入使用后將實現對網絡平臺線上無證無照、超范圍經營餐飲單位的自動抓取。在傳統的監管方式以外,還在網絡餐飲服務食品抽檢方面,引入了“神秘買家”的方式,以普通消費者身份進行訂餐,獲取同質化樣品。并通過網絡媒體,以“你點我檢”“你點我查”等形式,邀請網友投票選出最為關注的網絡餐飲服務商家進行監督檢查和抽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