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進口母嬰食品頗受廣大年輕媽媽們的喜愛,其中不乏部分“寶媽”認為無中文標識的嬰幼兒食品是原裝進口的,而有中文標識的是國內分裝的,在這種錯誤的觀念引導下,無中文標識的產品異常受到追捧。
某些商家正是瞄準了這一“商機”,僥幸地將沒有正規中文標識的進口嬰幼兒食品陳列在貨架上供消費者選購。日前,青溪市管所開展專項檢查中,發現轄區內位于新安東路某家母嬰店存在銷售未貼中文標簽進口食品行為,該店問題產品涉及時下廣受追捧的多個明星產品,執法人員當場將店里的問題米粉、嬰兒奶粉、魚肝油等進口嬰幼兒食用品進行查扣,并立案調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簽;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并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據悉,嬰幼兒食品市場是食品安全監管高風險領域,特別是對進口嬰幼兒食用品的監管更是嚴格。如果進口嬰幼兒食品包裝外側不加貼相應的中文標識,消費者無法明確知曉產品對應的保質期、注意事項、成分表等,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商品,請認準相應產品的中文標簽。如發現銷售無中文標簽的進口食品或是購買了無中文標簽的進口食品,請及時撥打12315進行投訴舉報,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