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小餐飲、食品攤點合稱“三小”。“三小”其實不小,體量大,門檻低,從業人員多,問題多。2017年6月《山東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對山東“三小”管理進行了規范。一年來,《條例》帶來了什么變化?日前,記者走訪省內多地進行了調查。
夏季旅游,首選親水;親水游玩,擔憂食安。日前,記者在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看到,旅客們吃海鮮,紛紛來到大泉溝海鮮美食街;又吃又住,則到李家臺民俗旅游度假村。隨機采訪中得知,這兩個地方的小餐飲監管部門“卡”得嚴,大家放心。
“不光是‘卡’海鮮美食,公眾反映強烈和擔憂的問題,也是‘三小’整治的重點。”日照市食藥監局局長趙久成說,針對群眾反映的露天燒烤問題,全市設立了一批燒烤城,統一安裝了油煙凈化設施,一下子改變了燒烤食品安全管理不到位、污染大、衛生差、亂設點的現象。針對群眾擔憂的餐廚垃圾變“地溝油”,日照市政府投資4000余萬元,建成了日處理能力100噸的餐廚廢棄物處理中心,收處率達到90%。
淄博市政府投資也現“大手筆”,投資16億元建設、改造農貿市場51處,劃出各類疏導點58處、早夜市43處、便民點3900余處,疏導2.2萬余戶“三小”退路進場、進店規范經營。
記者獲悉,全省各地在當地政府支持下,加強部門配合,引導“三小”進入集中經營街(區、園、村)、集中交易市場等場所生產經營,改造提升了一批當地有影響、有傳統的“三小”業戶,明確示范標準,帶動全面規范。目前,全省打造“三小”示范集中區260余個。
泰安采取的方式是疏堵結合。泰安市食藥監局局長肖和元告訴記者,全市打造小作坊示范點300余家、示范片區12個,帶動1000余家小作坊進行環境條件改造;全市已組織小作坊業主食品安全知識培訓42次,培訓從業人員近萬人次。
二維碼追溯是治理“三小”的重要舉措。威海的“打鐵豆腐”,每一塊豆腐上都貼有二維碼,掃一掃就能看到豆腐的原料來源、生產過程、生產戶,方便追溯。濟南市章丘區實施統一標志、統一原料合格公示、統一二維碼追溯、統一產品檢驗全覆蓋、統一實行移動執法監管模式等“五統一”模式,全區256家小作坊均實現了產品二維碼追溯。
管服并重,對“三小”業戶“一對一”幫扶。以解剖麻雀式的方法,對幫扶業戶進行全面調研和剖析,查找不足,糾正問題。全省1826個基層監管所的所有人員,每人確定一個“三小”業戶作為幫扶對象,進行“一對一”幫助規范,目前,全省各級對9494個“三小”經營者進行了“一對一”精準幫扶。
數據折射出“三小”的變化。目前,全省納入管理的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點共有18萬家左右,已登記備案16.4萬家,持證率91%,從業人數33萬多人。全省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共檢查“三小”經營者214326戶次,開展監督抽檢14098批次,合格率95.8%。
“‘三小’不小,體量大,門檻低,從業人員多,問題多;‘三小’又是切切實實的民生,一頭連著消費者的食品安全,一頭關乎千家萬戶小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生計。”省食藥監局局長馬越男分析說,去年6月山東“三小”條例,明確了疏堵結合、管服并重、風險管控等原則,全省的“三小”行業呈現出整潔有序態勢,公眾有了食品安全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