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舉報,位于金牛區解放西路的鄰里優選超市在售賣像娃娃魚、鱷魚、鴨嘴魚、中華鱘等疑似水生野生動物。市農業漁政執法支隊接到上述舉報,于上月23日對該超市展開了調查。經過調查發現,該超市及給超市供應上述魚類的商家均無法提供《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以下簡稱《經營利用許可證》),證明所銷售的上述魚類為人工繁育。此案已于2日移交市工商局處理。
透明的水箱、藍色的池底、沖向水面的成串氣泡中,鴨嘴魚在水中繞著圈,周圍依次是一動不動的鱷魚、悠閑游弋的中華鱘以及縮在角落疊在一起的娃娃魚等。看到這里,大家可能會以為是在水族館或是海洋館。但水箱右上角的價簽讓人回到了現實。這里是剛開業不久的、位于金牛區解放西路的鄰里優選超市的海鮮區。時間回到上月23日下午4點左右,超市海鮮區的人不多,但幾乎所有路過的市民都會駐足觀看,并拿出手機拍照。
市農業漁政執法支隊支隊長曹成易告訴記者,接到市民舉報該超市疑似在銷售水生野生動物后,隨即對該超市進行了調查。只有人工繁育的水生野生動物才能出售,像超市中正在銷售的娃娃魚、甲魚、鴨嘴魚、鱷魚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而中華鱘更是一級保護動物,就是人工繁育的也不能出售。調查過程中,該超市負責人表示,超市剛開業,上述的魚類主要是用來吸引顧客的,不知道需要辦理《經營利用許可證》。該超市最后只提供了一張《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以下簡稱《繁育許可證》)。
“《繁育許可證》很容易找到,不能說明出售的魚類就是人工繁育的。”曹成易說,超市將這些魚類明碼標價進行售賣,根據臺賬已售出十多斤。如果超市無法證明銷售的魚類是人工繁育,那么超市就涉嫌無證經營水生野生保護動物。隨后執法人員將涉案的魚類進行了登記并就地保存。
之后執法人員根據超市負責人提供的信息,在青石橋海鮮市場找到了超市的供貨商。供貨商表示自己從省外一個養殖場進貨供給超市,魚都是人工繁育的。該供貨商提供的《經營利用許可證》已經過期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