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記者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獲悉,去年大連共完成食品安全抽檢監測42395批次,達到6份/千人,人均抽檢份數名列全省前茅。其中,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完成31281批次,農業部門4605批次,海洋漁業部門1368批次,質監部門589批次(食品相關產品),衛生計生部門4552批次。抽檢監測結果表明,自大連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來,全市食品安全狀況總體良好。去年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合格率達98%,抽檢合格率逐年提升,特別是糧食加工品、調味品、乳制品、方便食品等大宗消費食品抽檢合格率持續達100%。2017年大連未報告發生集體性食物中毒事件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風險總體可控。
據了解,去年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完成的31281批次食品安全抽檢監測任務,覆蓋了大連生產經營的31個食品大類,共檢出不合格食品637批次,抽檢合格率達98.00%;其中食用農產品抽檢10532批次,檢出不合格食品191批次,抽檢合格率為98.19%。監督抽檢的樣品均來自以下場所:全市獲證食品生產企業(含部分生產加工小作坊);市內超市、批發農貿市場,食雜店;農村集貿市場、食雜店;市內餐飲飯店、中央廚房、小吃店,農村餐飲店等。其中市內批發集貿市場抽樣批次較多,產品多為畜禽肉、水產品、蔬菜、水果等市民消費量大的食用農產品。以上監督抽檢信息均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各區市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予以公示,廣大市民登錄上述網站,即可查詢所有食品監督抽檢信息。
此外,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自2016年起,以“百姓最不放心的就是我們最關心的,讓百姓放心就是我們工作的重心”為出發點,開展了“十大不放心食品”征集和抽檢工作。截至目前,已在全市范圍征集4次,組織針對性抽檢7次,抽檢樣品850批次,抽檢合格率達99.5%。這項活動說明,百姓心目中“最不放心”的食品,經抽檢證實是安全的。
但是,抽檢也發現大連食品質量安全依然存在一定問題。在2017年監督抽檢中,共檢出不合格項目159項,涉及農藥殘留、獸藥殘留、質量指標不符合標準、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其他污染物超標、金屬污染物超標、微生物超標等7個方面。其中農藥殘留占33%、獸藥殘留占26%、質量指標不符合標準占21%、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占13%。經統計分析,檢出藥物殘留的重點食品是食用農產品(包括蔬菜、水果、水產品、畜禽肉及副產品、鮮蛋),檢出不合格項目包括氧樂果、克百威、腐霉利、毒死蜱、氟蟲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呋喃西林代謝物、恩諾沙星(恩諾沙星+環丙沙星)等。其中韭菜、芹菜等綠葉蔬菜農藥殘留不合格率較高,主要不合格項目為腐霉利。
根據抽檢分析結果,全市各級各類食品監管部門采取切實措施,從以下幾個方面持續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一是加大抽檢監測經費投入,客觀反映大連食品安全狀況,不斷增強抽檢的針對性和靶向性;二是加大不合格食品依法處置力度,嚴厲打擊各類食品違法犯罪行為,層層傳導壓力;三是以問題為導向,開展以韭菜等綠葉蔬菜為重點的專項整治;四是進一步加強食用農產品準出準入管理,落實不合格食品溯源措施;五是全面加強信息公開力度,讓不合格的食品生產經營者無法遁形。六是加強宣傳教育,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共享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