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薯片、果脯……這些頻頻現身各中小學校周邊的小零食,因價格低廉、口味新奇,被稱為“五毛食品”,且頗受學生喜愛。然而,由于這些食品的生產廠家并不正規,很可能存在高油高糖高鹽或有害添加劑超標等問題,危害孩子們的健康。
從5月中旬至6月底,內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2018年校園及周邊“五毛食品”安全“雙隨機”“雙查”工作,全力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走訪
“五毛食品”頗受小學生喜愛
5月23日下午,記者隨機走訪了市區幾所小學,發現學校周邊小賣部里的各種各樣的“五毛食品”頗受小學生的青睞。放學期間,有的孩子走到校門口的小店內購買小零食,邊走邊吃。
在市中區中央路附近某小學門口,店主表示辣條、油炸串串還有一些膨化食品等,都是頗受孩子們喜愛的食品,價格不高,辛辣刺激,色澤艷麗。
什么是“五毛食品”?單價為“五毛”左右的調味面制品(辣條)、豆制品、肉制品、水產制品、膨化食品等小食品。“五毛食品”因其價格低廉,口感辛辣刺激,受到兒童、青少年青睞,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更受歡迎。
“兒子每天放學都非要買這些。”內江市民陳女士的女兒在這所學校讀三年級,每次放學,兒子就吵著要去買這些零食。看著別的孩子都在吃,自己又拗不過兒子,對于市面上的“五毛食品”她也顯得很無奈,“只能讓孩子少吃點”。
內江市民彭先生的兒子也曾買過一堆這樣的零食回家。彭先生說,這類零食雖然都有生產廠家和生產日期,但是看著那簡陋的包裝、低廉的價格,卻讓人不放心。他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對這些零食進行整治。
整治
全力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此次整治重點對象是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小作坊、小食雜店、食品小攤販。”內江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5月中旬至6月底,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校園及周邊“五毛食品”專項整治工作。
此次檢查的重點內容是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資格和進貨查驗等制度落實情況;生產加工場所衛生狀況、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情況、從業人員健康證明持有情況,以及原輔料進貨查驗和索票索證制度落實情況;小食雜店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及其落實情況。
據介紹,此次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兩超一非”食品,涉及食品生產環節的,將對食品生產者進行核查,督促其采取封存庫存、暫停生產銷售、召回不合格食品等措施;涉及食品流通環節的,將督促銷售者下架、停止銷售、退回或銷毀,控制食品安全風險。
此外,涉嫌犯罪的,將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并會同公安機關追查涉案產品銷售流向,切斷非法生產經營食品的利益鏈條,全力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