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國家首個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研發中心在鄧州市舉行奠基儀式,項目建成后將使我國雜交小麥基因資源挖掘和品種選育等領域的研發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中國二系雜交小麥作為我國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正快速走向大面積生產,對加速推進我國雜交小麥種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國家首個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以我國首創的二系雜交小麥技術為依托,主要開展雜交小麥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打造國家級高標準種子生產基地和國際領先的雜交小麥商業化育種平臺,是京豫科技合作的重要成果,獲得了南水北調對口協作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和國家小麥良種攻關等多項資金支持。
項目一期工程包括占地120畝的科研中心和種子加工檢測中心,面積310畝的基因資源圃和育種站,還有一萬畝的雜交小麥種子生產示范區。計劃2018年12月初步建成,預計2020年可形成年生產與加工1500萬公斤小麥雜交種的能力,為約200萬畝土地提供優質種子。目前,鄧州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在鄧州市湍河、腰店鎮、桑莊鎮、孟樓鎮、十林鎮及南陽宛城區打造了萬畝雜交小麥種子生產基地,預計2018年規模化制種產量可達每畝300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