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北海男子因吃圓尾鱟導致中毒,至今已昏迷長達一周時間。記者了解到,雖然鱟是保護動物,但依然有人偷偷售賣和食用,夏秋季節更是食用圓尾鱟中毒的高發季節。
記者了解到,事件發生在5月9日,中毒者是鐵山港區的村民,因吃了漁民出海捕撈回來的鱟,出現嘔吐、口嘴麻木、昏迷等癥狀,后被送往北海市人民醫院搶救。目前該患者仍處于昏迷狀態。
記者從專門從事鱟研究的科研機構——美境自然了解到,北海這名男子可能是食用了含有劇毒的圓尾鱟。
據介紹,鱟是比恐龍還要早存在的生物,它們憑借頑強的生命力在地球上生存了近5億年,被稱為活化石。而圓尾鱟,也稱馬蹄蟹或蝎鱟,平均體長30厘米左右,體重平均在0.5公斤左右,是現存鱟類中個體最小的一種。目前,北海海域生活著中國鱟和圓尾鱟,兩者都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幾十年來,由于過度捕撈,加之適宜鱟繁殖的海灘灘涂減少,且目前鱟的人工養殖過程尚在研究中,鱟的數量銳減,已瀕臨滅絕。
專家同時介紹,圓尾鱟與中國鱟外形相似,但又具有與河豚魚相似的神經毒素,且成年圓尾鱟的毒性要強于幼鱟。誤食圓尾鱟后,容易出現類似河豚毒素中毒等癥狀,嚴重者可致死。
據了解,雖然鱟是上了國際保護名錄的海洋動物,但依然有部分漁民為牟利,將捕撈到的鱟偷偷賣給飯店或賣到市場上。如今,在市場一對鱟的價錢從300至500元不等,而在飯店價格更高。但由于圓尾鱟和中國鱟外形相似,有毒的圓尾鱟也可能混入其中流入市場,如果食客不會分辨,容易造成中毒。尤其入夏后為鱟上岸產卵時節,易被漁民發現和捕撈,所以夏秋季節也是食用圓尾鱟中毒的高發季節。但食用圓尾鱟引起的中毒,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
知多一點
認清圓尾鱟
體形
圓尾鱟體形較小,體重也較輕。
腳爪
雄性圓尾鱟的第一、二對步足末節呈向內彎的鉗子狀。雄性中國鱟的第一、二對步足末節則呈鉤子狀。
尾巴
圓尾鱟的尾巴橫截面則呈圓柱形;中國鱟的尾巴橫截面為三棱錐形,尾劍上棱角及下側兩棱角靠近身體一段,均有鋸齒狀小刺、尾劍與背甲長度大致相等。
側面
圓尾鱟頭胸甲背面凸起較低,內凹較淺,從側面看起來比較扁。中國鱟的頭胸背面凸起較高、內凹較深。從側面看起來比較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