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推著小車賣著鹵味的商販也開始在街邊銷售。可是這些推車上的鹵味真的安全嗎?這幾天,江北區市場監管局收到街道網格員信息線索,稱其轄區內一居民房出現鹵味黑作坊。該局立即出動執法人員,與街道、城管、安監工作人員一同前往現場,聯合執法,對黑作坊進行“突襲”。
離案發地點100米左右,聯合執法人員均聞到一股濃烈的鹵菜味道。到達地點后,按照行動前的部署,江北區市場監管局的一名執法人員和城管同志向老板了解情況;一名女執法人員與街道同志安撫老板娘情緒并與其進行溝通,制作相關文書;一名執法人員與安監同志、城管同志對現場進行拍照并扣押制作工具、原材料、產品等。
現場檢查發現,該出租屋的廚房內有鹵水一大鍋、各種制作鹵味的工具、調料、鹵好的成品、冰箱等,臥室內存放有大量制作鹵味的原材料,臥室外是自行搭建的大棚,棚內地上放有已經鹵好的鴨翅、鴨脖、雞爪等。當事人現場無法提供任何證照,屋內陰暗潮濕、設備簡陋、原料堆放雜亂、環境惡劣,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據當事人敘述,他們原先在出租屋廚房內制作鹵味,制作好后放置于冰箱內,味道不是很重,后來自行搭建了簡易棚子,味道就散出去了,制作好的鹵味在晚上10點以后,用推車在路邊銷售。
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執法人員對所有的加工設備、加工工具、加工原料進行了查封扣押。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開展“回頭看”工作,加強隱患排查,對于食品生產經營的違法行為繼續保持高壓態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江北區市場監管局提醒市民,熟食的保存溫度應在0—10℃之間,盡量當天食用。而街頭大部分熟食攤并不具備這一條件,夏季的熟食鹵味又經常有剩余的情況,如果貯存不當,很容易導致細菌繁殖。此外,街頭攤販鹵味的加工、銷售、運輸等環節均無法達到衛生要求,也沒有防蠅防塵設施和適宜的溫控系統,存在較大的食物安全隱患,建議不食用路邊攤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