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上午,2018菏澤“藍天碧水,生態菏澤”放魚養水活動在趙王河中心廣場舉行。旨在通過“放魚養水”,涵養漁業資源,凈化城市水系,保護生態環境。據統計,活動當天共向趙王河投放了鳙鰱魚、鯉魚、草魚等魚苗300萬尾。而2014年以來,已累計投放凈水魚類2000萬尾,生態效果良好。
齊魯晚報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活動當天,共向趙王河投放了鳙鰱魚、鯉魚、草魚等魚苗300萬尾,其中市水產局提供150萬尾,市水利局趙王河風景區管理處利用生態治理補償資金購買苗種150萬尾。現場共設有4個放魚點。群眾們也積極參與,爭相投放,一條條小魚在迸濺的水花中游入水中,游入城市水系。
據市水產局局長劉祥德介紹,放魚活動是加強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放魚養水”,發揮水生生物對水質的凈化功能,養護水系生態平衡,實現“水”養“魚”,“魚”養“水”,“魚水互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既是推動現代漁業發展的好事,也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事,利國、利民、利漁、利生態,得民心,順民意。
“今年是我們開展放魚活動的第五年。”劉祥德說,幾年來,他們持續在趙王河、雷澤湖、單縣浮龍湖、曹縣八里灣、東明縣森林公園、定陶菏曹運河等水源地及城市水系開展放魚活動,累計投放凈水魚類2000萬尾,把“放魚養水”活動打造成為各縣區共同參與的公益活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劉祥德說,這次投放的300萬尾魚苗,將會持續修復趙王河漁業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而開展放魚活動,有助于修復涵養水系水生生物資源,有助于養護水域生態環境,有助于增強群眾水域生態與環保意識,樹立培養全社會養護水域保護生態的環保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