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嫌自己辛苦運來的棗子售價太低,山西人陳某竟然用糖精鈉、甜蜜素等食品添加劑浸泡加工棗子,將原本青皮的棗子弄得又紅又甜。廣元工商部門檢查發現其使用的添加劑不合格。日前,因為涉嫌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陳某被警方移送檢方審查起訴。
小作坊用添加劑加工棗子
去年8月30日,廣元市朝天區工商部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該區轉斗鎮某村加工棗子,被加工后的棗子可能不衛生,也不安全……次日,朝天區公安、工商部門執法人員趕往該村現場調查。
執法人員趕到作坊時,加工棗子的小作坊還在運行,陳某已經加工棗子4000余公斤,堆放在作坊內準備銷售。
隨后,執法人員將陳某加工的棗子樣品送至廣元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進行檢驗。同年9月12日,該中心出具檢驗報告:浸泡池中浸泡大棗的液體檢驗項目為“糖精鈉”,檢驗結論為不合格;浸泡池中的大棗檢驗項目為“糖精鈉”,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涉嫌刑事犯罪被起訴
檢驗結果出來后,民警立即對陳某進行了訊問,犯罪嫌疑人陳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據其交代,去年8月,他從山西老家運輸青皮大棗到廣元市朝天區販賣,因覺得售價太低,他決定對棗子進行二次加工,以提高價格。8月下旬,他在朝天區轉斗鎮某村以2000元的價格租用村民劉某家的房屋,在屋內修砌浸泡池,將該房屋作為棗子加工小作坊,然后從山西運來約4噸棗子及液化氣罐等加工工具,并購買糖精鈉、甜蜜素等食品添加劑。
8月20日左右,陳某以每人每天100元的工錢價格,在當地雇傭吳某、向某等6名工人對棗子進行加工。在這家棗子加工小作坊,陳某指使工人操作,幾個小時后,原本青色的棗子就可以從池中撈出,變得又紅又甜。
陳某為牟取利益,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其行為涉嫌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
2018年3月9日,陳某被朝天區公安分局刑事拘留,3月14日被取保候審。3月23日,朝天區公安分局將此案移送至朝天區人民檢察院,進行審查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