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甘井子區市場監管局著力用好社會監督這面鏡子,不斷為提升地區食品安全水平做效能乘法。日前,該局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風監督員、行業協會代表、專家學者和新聞媒體記者,實地參觀轄區3家單位的加工操作間和后廚等重點部位,全方位了解、監督食品安全“流水線”。
甘井子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現場向參觀者亮出一個“神器”——一款食品安全智能監管APP。該APP根據使用對象不同,有三個客戶端:消費維權掌中寶、食品智能監管商家版、食品智能監管執法端,分別供消費者、商家和監管方使用,可實現的功能有:消費者快捷維權投訴、查詢店家信用等級、遠程觀看店家后廚情況等;經營業電子錄入臺賬、發布餐飲信息、過期食品提醒、證照提醒等;監管部門查詢臺賬、發送會議通知、發布資訊信息、遠程監管等。三方可實現信息互通。該系統目前在辛寨子街道虹霞路餐飲示范街的10家大型餐飲店試運行。
甘井子區共登記有涉食單位11482家,在全市名列前茅。該區市場監管局大力推行“明廚亮灶”,在全區363所學校食堂100%實現了“明廚亮灶”,“陽光加工”也解決了師生和家長對飲食安全的后顧之憂。還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力量,強化基層協管員隊伍建設,建立了對全區近200名食品安全協管員聘用、培訓和考核的工作機制,僅2017年,全區食藥安全協管員就提供相關案件線索826件,查辦案件173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效果。
在市政府委托第三方對大連市食品安全滿意度中期調查工作中,甘井子區公眾食品安全滿意程度、對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的認知程度、對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程度和行為形成程度、學生食品安全行為形成率等5項指標均在全市區市縣級單位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