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民健康來說,減鹽、減糖、減奶怎么看--在25日召開的中糧科技創新交流會暨第三屆國際營養高峰論壇上,營養學權威人士一一作答。
據介紹,在世界衛生組織推動下,目前全球已有近半國家啟動減鹽行動、制定工業減鹽指南。作為食鹽攝入量最高的國家之一,我國人均鹽攝入量高達10.5克/天,遠超我國膳食指南推薦的6克/天。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楊曉光教授說,目前“鹽”緩慢下降,差不多10年減少1克左右。世界衛生組織提出2025年減少全球人口食鹽攝入量的30%.而把食鹽降到5克左右,每年可預防250萬人死亡。
“目前我們比較糾結的還有奶類。西方一些國家提出減少奶類消費,但他們的平均攝入遠超我國。美國提出減奶,但我國人均攝入量還不夠,不能簡單跟風說中國也要減奶。”他說,碳水化合物是能量來源,現在有一些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減重減肥作用明顯。“但單純減少碳水化合物,可能對其他疾病防治不利,而人類大腦活動利用的都是糖。”
在此次交流會暨論壇期間,中糧營養健康科學園與生態谷健康科技園區雙雙落戶北京。中糧集團董事長趙雙連表示,作為中央企業,中糧集團將開門搞“雙創”、開門搞科研,搭建創新平臺,聚焦糧油食品主業,延展上下游產業鏈,打造優勢互補、相互服務、利益共享的大健康生態圈,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國民營養為切入點,引入一批國際權威研發機構、孵化一批行業尖端技術和人才,構建營養健康領域的國家級高精尖現代產業體系。
論壇期間,我國兒童超重和肥胖問題引起國內外專家關注。楊曉光說,目前我國一個主要營養問題是兒童肥胖。遏制兒童肥胖要全社會動員,控制兒童肥胖的食物環境。很多國家禁止在學校附近販賣飲料等高能量食物,禁止在兒童電視時間播放食物廣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