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獲悉,錦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食藥安全“五大行動”專項整治為契機狠抓食品攤販規范整治和廳棚集中交易市場規范整治工作。力爭提前完成20%以上食品攤販落實主體責任、食品攤販備案率達到90%以上、經營直接入口食品食品攤販持證上崗率達到90%以上的2018年度工作任務。
一是全面落實食用農產品銷售單位風險分級監管。按照《遼寧省食品及食用農產品銷售風險分級監管指導意見》《關于明確食品及食用農產品銷售者監督檢查頻次的通知》要求,扎實開展食用農產品銷售單位風險等級評定及動態調整工作,準確掌握食用農產品銷售單位風險等級信息。按照“誰監管、誰分級、誰建檔”的原則,建立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檔案,實行“一戶一檔”,及時維護更新。充分運用風險分級結果,制訂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合理確定日常監督檢查頻次和內容、監督抽檢批次和品種、飛行檢查對象和數量,開展體系檢查等,提高監管效能。
二是加強食用農產品銷售監管。進一步強化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監督管理,督促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和銷售者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加強與農業、海洋與漁業、畜牧獸醫等部門的溝通協調,持續推進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管理有效銜接。全面開展批發市場規范治理,督促批發市場開辦者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和法定義務,完善場內巡檢和抽樣檢驗制度,主動發現、處置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杜絕食用農產品從非正規渠道進入和流出市場。開展廳棚農貿市場示范創建工作,引導有條件的市場進行優化升級改造,提升軟硬件水平,完成示范創建,實現以點帶面,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標。
三是加強食品攤販監管。貫徹執行《遼寧省食品安全條例》,繼續推進食品攤販登記備案工作,按照標牌公示制、實名登記備案制、隨機抽檢制、檔案信息管理制、進貨查驗以及查驗記錄制等“五制”管理要求,加強日常監管,逐步實現改善食品攤販經營條件,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規范合法經營。開展食品攤販經營示范區建設,帶動整體提升。
四是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按照風險防控要求,進一步完善檢查方案和工作機制,完善重點抽檢名錄庫,按照風險防控和檢查計劃,針對重點問題開展雙隨機和飛行檢查,公開檢查信息。加強檢查結果的處置,對問題整改和違法違規行為查處跟蹤到位,發揮監督檢查作用。
五是督促重點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目前,錦州巨隆實業有限公司、錦州市果品食雜公司、北鎮市中安窟窿臺蔬菜批發市場、黑山縣文華果品蔬菜批發市場等4家單位為市重點食用農產品銷售企業。按照“遼寧省重點食品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情況信息管理系統”要求,采集并定期更新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情況,更新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信息,確保重點企業重點制度建立和實施率達100%。各縣(市)區局要指導、督促本地區企業按要求采集、更新信息,對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分析,一企一策,加強指導和監管,不斷提高重點食品企業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六是提升食用農產品銷售者主體責任落實規范化工作。根據不同業態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基本情況,規范銷售主體檔案材料內容,明確落實各項制度要求,繼續推進主體責任落實工作規范化、有形化開展。通過核心制度的建立執行,推進食用農產品銷售者主體責任標準的落實,確保完成全市80%以上食用農產品銷售者落實主體責任達到規范要求的工作目標。
七是突出問題導向,有效實施靶向治理。加強重點問題治理。繼續加強對重點品種、重點時段、重點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持續開展牛百葉非法添加氫氧化鈉、雙氧水,海參、鴨血非法添加甲醛,小龍蝦清洗非法使用“洗蝦粉”等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一非兩超”問題的監督檢查和重點品種的專項整治。開展食用農產品冷凍(藏)庫專項檢查。督促食用農產品冷凍(藏)貯存提供者嚴格履行《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貯存管理義務,嚴把食用農產品進出關,確保貯存的食用農產品進出有記錄、來源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質量可追溯。
八是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通過加大監督檢查和監督抽檢力度,排查清除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突出風險隱患,嚴厲查辦食用農產品違法案件,曝光典型案例,教育和震懾不法經營者,著力解決市場開辦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意識淡薄、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市場準入及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欠缺等突出問題,規范食用農產品市場經營秩序,提升食用農產品市場監管效能,提高市場銷售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