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月21日從大連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獲悉,4月開展了一次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共計抽檢596批次。
抽檢食用農產品包括畜禽肉及副產品、水產品、鮮蛋、蔬菜、水果共5大類;抽檢場所涉及主城區農貿市場、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生鮮超市等。在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中,抽檢韭菜、茄子、黃瓜等蔬菜類樣品311批次,不合格樣品18批次,產品為大白菜、豇豆、肉豆、韭菜,不合格項目為毒死蜱、氧樂果、腐霉利、甲拌磷、甲胺磷和克百威;抽檢魚、蝦、蟹、螺、貝類等水產品樣品158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產品為老板魚、毛蜆、花蜆、河蟹和扇貝,不合格項目為呋喃西林代謝物、孔雀石綠和鎘;抽檢雞蛋等鮮蛋類樣品9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產品為雞蛋,不合格項目為氟苯尼考;抽檢豬、牛、羊肉、豬蹄等畜禽肉及畜禽內臟樣品84批次,抽檢蘋果、雪梨、桔子等水果類樣品34批次,均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抽檢產品信息等詳細情況可登陸大連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網站查看(通告號:2018年3號)。針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涉及不合格產品的經營業戶開展核查處置,依法立案查處(具體立案查處情況可在市縣兩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網站上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