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食品生產企業加工行為,提升瀏陽食品質量安全水平,4月17日,瀏陽市食藥工商質監局對全市32家2017年度國家、省級抽檢不合格企業進行約談。
約談會上,瀏陽市食藥工商質監局相關負責人對各個企業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及隱患進行了通報,聽取了企業對問題性質的認識、原因分析及下一步措施,并組織企業對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要求進行了統一學習。
2017年,在國家和省級食品安全抽檢中,瀏陽共有32家企業的45批次食品不合格,主要涉及熟食、飲料、蜜餞等品種。其中,有6家企業在2016年的抽檢中也出現若干批次食品不合格的情況。
“不合格食品主要表現在超量或違規使用添加劑、菌落總數超標等。”據市食藥工商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部分企業對最新的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概念模糊,導致生產的食品質量不過關,抽檢不合格。“因此,全面落實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是重中之重。”
2018年是我市抓好食品安全暨創建食品安全城市工作的關鍵之年,既要迎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驗收評估,又要作為單獨縣(市)接受省級食品安全城市創建驗收,同時,市人大將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專項工作評議。
今年,我市將著重抓好加強食品安全事故防范、提升食品生產人員及監管人員素質、強化日常監管、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督促相關單位整改落實等多個方面工作,確保食品安全工作順利推進。
“落實主體責任,督促監管對象自行組織開展創建食品安全城市培訓,其中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全年總培訓時間不得少于每人次40小時。”市食藥工商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還將重點打造5家示范生產企業、3家示范小作坊、1家省級放心肉菜示范超市、5家示范食品流通企業,樹立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