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臺州市椒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全區自制奶茶行業專項整治工作媒體通氣會。
會上發布了椒江區奶茶行業調查背景以及分析報告,并在現場制作奶茶比對試驗,將加了奶精的奶茶與用純牛奶制作的奶茶進行對比,用實驗數據證明一些奶茶店的產品質量問題。通過營養專家解讀,普及問題奶茶對人體所帶來的危害。
2018年1至3月份,椒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區食安委統一部署,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守護舌尖春雷行動2018”專項整治工作。整治過程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多家奶茶店發現一定數量的過期奶茶原料,涉嫌使用過期食品原料進行奶茶制售。鑒于全區范圍奶茶店數量較多,且受眾廣泛(深受中小學生及不少成年人的熱捧),自2018年1月15日至3月31日,在全區開展奶茶行業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主要采取“現場檢查+食品抽檢”方式,對全區奶茶店開展地毯式排查。
椒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隨機選取了13家奶茶店作為抽檢對象,包括“一點點”、“徐小包”、“古茗”等本地較為知名奶茶店。在定量檢測的38個批次成品奶茶中,有35個批次奶茶中檢出咖啡因,最高的是“一點點”奶茶店的“波霸奶茶,含量為297mg/kg;最低的是”小兔子“奶茶店的瑪奇朵奶茶,含量為43.4mg/kg。根據此次檢測結果,奶茶咖啡因含量介于43.4mg/kg到297.0mg/kg之間,均值為99.5mg/kg。目前,該區已完成全部150家奶茶店的實地檢查,重點關注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現象、食品及原料是否超過保質期、配方及添加劑、證照及健康證是否公示等5個方面問題。
通過現場檢查及抽檢發現了虛假宣傳行為較為普遍,另外,食品原材料過期現象較為普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也亟待加強以及對人體可能有影響的成分未標注消費提醒等方面均發現問題。椒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分別對涉嫌在商品上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和涉嫌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生產食品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共立案24起,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與此同時,椒江區創新推行自制奶茶行業”一店一碼“。設計并建立”椒江區自制奶茶行業監管信息公示系統“,將奶茶店的監管信息(包括奶茶店的基本情況、監管部門檢查情況、行政處罰、食品抽檢等信息)、奶茶店的經營信息(包括從業人員健康證、奶茶產品配料等信息)全部匯總納入系統,形成專屬”二維碼“,張貼在每家奶茶店的醒目位置。消費者通過掃描每家奶茶店的二維碼,就能清晰全面地查看該店的上述信息,從而實現監管部門、經營者、消費者三方信息共享,讓消費者也參與監督,形成社會共治合力。
會上,椒江區消保委和椒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示警:(一)要選擇合法合規的奶茶經營場所,不要選擇無證照奶茶店或路邊攤點消費。(二)奶茶應適量消費。從檢查情況看,目前奶茶店現場制售的奶茶以植脂末為主要原料,添加果味粉、糖漿、粉圓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從本次抽檢結果看,奶茶中的糖含量均值為5%,即每100g物質中含糖量均值為5g。以中杯奶茶500ml計算,喝一中杯正常甜度的奶茶,所攝入的糖分已經達到25克。因此,消費者應適量飲用奶茶,避免過量消費。有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在家自制奶茶飲用。(三)特殊人群應謹慎應用奶茶。根據此次檢測結果,奶茶咖啡因含量介于43.4mg/kg到297.0mg/kg之間,均值為99.5mg/kg,兒童、孕婦、高血壓或心臟病患者等不適宜攝入咖啡因的特殊人群應避免過量飲用。
會后,椒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個別奶茶店進行了突擊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