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和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平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堅持“既要管好,又要便民”原則,運用市場機制倒逼小作坊規范生產經營,落實主體責任,多措并舉打造名特優食品小作坊,推動全縣小作坊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精心部署,全面排查
平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探索食品小作坊整治規范機制,引導小作坊科學發展,有計劃、有步驟地抓好食品小作坊整治工作。
該局依托食品安全基層責任網絡,摸清食品小作坊的基本狀況并建立監管檔案,會同鄉鎮在排摸基礎上梳理分類,確保數據的準確翔實,切實掌握小作坊經營主體、數量、分布、位置、行業、原因等信息,為分類處置、綜合治理提供參考,目前該縣共排摸登記食品小作坊147家。
疏堵并舉,規范行業
該局還制定 “三小”引導規劃和小作坊綜合治理方案,為打擊取締、品牌培育、規范提升等指明方向。
按照食品行業分類,平陽對提升意愿強、符合改造提升的小作坊,加大幫扶力度,明確整改時限和整改要求。監管人員上門服務,從加工場所改造、設備升級更新、軟件臺賬制度建立等方面進行技術指導,并免費提供公示牌、臺賬記錄本、制度牌等材料,目前已幫扶小作坊80多家次,發放臺賬等材料1000多冊。
另外,每年在加強小作坊生產經營行為監管的同時,定期組織相關從業人員開展食品安全基本知識、法律法規等專業培訓。對于環境衛生差、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無法整改或拒不整改的食品小作坊作為重點整治對象,我局結合“大拆大整”、“鄉村環境整治”等工作進行整治取締,并嚴厲打擊添加非食用物質、使用非食品原料、摻雜摻假、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
打造特色,樹立典型
在規范提升的基礎上,當地篩選具有地方傳統特色、生產條件和發展前景較好的食品小作坊,列入縣級名特優小作坊培育名單,分階段通過軟硬件改造,提升產品質量、打造特色品牌、拓展銷售渠道,創建名特優示小作坊范點。
在每個轄區先打造1-2家示范點,包括黃年糕、白年糕、五香干、醬鴨舌等美食作坊。同時,宣傳鼓勵群眾購買合法合規小作坊的產品,從而帶動其他小作坊生產經營者主動學習、改造。如順溪景區邊生產黃年糕的平陽縣拓勝年糕加工廠,產品供游客現場品嘗和購買,進一步增長銷量。小作坊軟硬件設施提檔升級后,不僅保證了食品安全,也提升了當地旅游的形象,一舉多得。
按照計劃,到2018年年底,該縣創建14家名特優食品小作坊示范點。爭取通過示范點創建,實施精細監管和服務,食品小作坊的生產條件、從業人員的衛生意識和法律意識都能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