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米粉是廣西人最愛的美食之一,其中的鮮濕米粉更是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不過在近期廣西的食品抽檢中,13批次鮮濕米粉被檢測出不合格。
據廣西食藥監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糕點和糧食加工品2類食品,共發現不合格樣品19批次,其中有13批次為鮮濕米粉,其余6批次則為糕點。
通報顯示,13批次不合格鮮濕米粉中,有9批次樣品檢出大腸菌群項目超標,由貴港市覃塘區智雄西街濕米粉廠、東龍佬鄭粉廠、平南縣美而佳食品廠、平南縣廣達食品廠、平南縣大新鴻泰食品廠、桂平市星際米粉加工廠、田陽縣福茂米粉廠、百色市右江區天隆米粉廠、田東縣合眾米粉加工廠9家企業生產。
另外,有3批次檢出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兩項均不合格,產品由貴港市覃塘區三里鎮阿文濕粉廠、興業縣北市鎮東門拾四米粉廠、南寧市興政米粉加工廠3家企業生產。還有1批次只檢出菌落總數超標,為玉林市和發兄弟食品有限公司生產。
根據廣西發布的地方標準《DBS45/ 032-2016 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調制鮮濕米粉》的規定,即食類調制鮮濕米粉中大腸菌群應不超過1 MPN/g;烹調后食用類調制鮮濕米粉中大腸菌群應不超過2.3 MPN/g。對菌落總數的規定是,即食類調制切粉出廠時應不超過20000 CFU/g、零售應不超過35000CFU/g;即食類調制榨粉出廠時應不超過30000CFU/g、零售應不超過45000CFU/g;烹調后食用類的米粉中菌落總數的規定是不能超過80000CFU/g。
除鮮濕米粉不合格外,還有6批次糕點檢出不合格,涉及酸價超標、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情況,其中,一款貓耳朵(油炸類糕點)還被檢出涉嫌假冒。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廣西各相關市、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均已經依法進行處置。
附:
13批次鮮濕米粉不合格信息
6批次糕點不合格信息
更多內容詳見: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2018年第14期總第135期)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系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