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衛計委了解到,日前,自治區衛計委聯合自治區質監局、自治區食藥監局等單位印發《西藏自治區2018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安排部署2018年我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
按照職責分工,衛生計生部門牽頭制定風險監測計劃,并將開展衛生計生部門風險監測。2018年全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覆蓋25個食品類別,基本覆蓋食用農產品、食品生產加工、流通等各環節以及我區常用食品類別。監測任務按照監測能力和監測要求,分配至自治區疾控中心和7市(地)衛生計生委。
在監測設置上,自治區衛計委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將力爭“三突出”“三覆蓋”。即突出未覆蓋縣區,力爭實現監測范圍縣區全覆蓋;突出高風險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力爭實現監測食品類別基本覆蓋;突出食品流通和食源性疾病發病特點,力爭實現監測時段全年覆蓋。“2018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將突出監測薄弱區域,去年未覆蓋的部分縣區今年必須覆蓋,并力爭覆蓋至全區74個縣區。”該負責人同時介紹,針對糌粑、風干牛肉兩類新發布地方標準的西藏地方特色食品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為標準的跟蹤評價和制、修訂工作提供依據。“
此外,我區還將在夏秋季節加大食源性疾病監測力度,同時各哨點醫院全年全時段進行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做到發現一例,監測報告一例,力爭實現監測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