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的發展和各種互聯網終端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網絡上購買食品,無論是零食小吃,還是精致餐點,只要輕點鼠標,很快都能到消費者的“碗里”來,既方便又快捷。
然而,隨著網購的興起,網購食品衍生的各類問題也困擾著消費者。市食藥監局有關人士提醒,在網購食品,或者網上訂餐時,一定要擦亮雙眼、謹慎選擇。
網購食品下單前要“三查三看”
“在網上買食品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小心,最好做到‘三查三看’。”市食藥監局食品市場安全監管科科長張捷興說。
據介紹,在網購食品時,首先要查賣家資質,看是否公示有關證件。“在網購食品時,要先查看網店的食品經營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或食品生產許可證,公示畫面是否清晰、易于辨識,銷售的食品是否在批準的生產經營許可范圍內。”張捷興說。
同時,還要注意查商品信息,看是否有詳細說明。“查看了相關證件之后,還要看食品名稱、成分或者配料表、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貯存條件,生產者名稱、地址、生產許可證等信息。”張捷興說,“對在貯存、運輸、食用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食品,還要看清楚是否有明確的說明和提示。”
張捷興還表示,根據《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所以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如果看到宣稱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食品,或明示暗示有保健功能的非保健食品,務必要謹慎。
“除了看清楚證件和商品信息外,還要注意查賣家信譽,看發布的買家評價是否真實。”張捷興建議道。
網購特殊食品要查看賣家是否發布產品注冊證書
“消費者在網上購買特殊食品時,一定要注意查看賣家有沒有發布產品的注冊證書或者備案憑證,有沒有提供可以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網站對應數據查詢頁面的鏈接。如果賣家沒有提供上述信息,或在權威部門查詢不到相應信息,或賣家發布的產品說明與權威部門數據查詢信息不一致,消費者請務必謹慎購買。”張捷興說。
“網購嬰幼兒配方食品,可以要求賣家提供生產廠家出具的該批次食品檢驗合格報告。”張捷興建議道,“網購的保健食品,在到貨之后,要注意確認產品包裝上有沒有保健食品標志(小藍帽),如果沒有該標志,盡量做退換貨處理。”
此外,記者了解到,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中的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不得上網銷售,所以消費者在購買此類產品時一定要謹慎。
網絡訂餐要選擇正規餐飲單位
“現在網絡訂餐興起,無論是外賣還是預訂餐食,都要注意選擇合法正規的餐飲服務單位訂餐。”張捷興建議,在訂餐前要注意查看該餐飲服務單位是否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以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信息,同時注意查看許可證上的經營范圍、經營地址與訂餐平臺發布的信息是否一致。
張捷興還建議消費者在網上訂外賣時,要請謹慎選擇生冷食品。先查看食品經營單位所持的《食品經營許可證》是否具備“生冷食品”經營項目,如需訂購冷菜、生食(如醉泥螺、醉蝦、醉蟹等腌制生食水產品、生魚片、拌黃瓜等)、冷加工糕點(含奶油糕點、提拉米蘇、芝士蛋糕等)、預拌色拉等高風險食品,務必仔細咨詢核實餐飲服務單位是否具備相應的保溫、冷藏(凍)配送條件。
“除了訂餐時要注意仔細查看選擇外,簽收訂餐時也要注意查看送餐容器和包裝材質是否干凈整潔、保持完好,并查看送餐容器和包裝上是否標注制作時間、保質期或者食用時間提示、經營者名稱和聯系方式等信息。”張捷興表示,如果簽收訂餐時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建議留存證據、拒絕簽收,并及時向餐飲服務單位和訂餐平臺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