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芹菜 農藥殘留0.000合格”,3月1日上午,大成生鮮市場的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著當日抽檢蔬菜農藥殘留的結果,189號攤位的芹菜農殘檢測合格。按“六有”(有場地、有設備、有人員、有制度、有記錄、有公示牌)標準建成,對全區的集貿市場快檢室進行提檔升級。在武昌區,經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武昌區局”)一年建設,11家一流的農貿市場快檢室建成,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過去農貿市場抽檢采用卡片藥的方式,由人工操作,合格與否看卡片藥的顏色反應,檢測結果得不到保證。”去年,為了貫徹落實武漢市人民政府十件實事,武昌區局自3月起,逐步完成對轄區內興騰龍市場、三角塘市場、大成路市場、水果湖市場、鑫三飛市場、才茂春市場、得勝橋市場、小東門市場等11家集貿市場快檢室的升級。
經多方調研,改造后的快檢室采用數據分析檢測儀代替卡片藥感官視角分析檢測,提升檢測技術,保障市民農產品食用安全。“現在檢測結果由電腦自動分析生成,數據每天直接上傳到局檢測中心監管平臺,想造假都不可能了。”武昌區局檢測中心主任代兆鵬介紹說,農貿市場每天會隨機抽檢10批次農副產品,檢測結果當天即可通過電子顯示屏在市場進行公示。
其中,大成生鮮市場擁有我市唯一一家能開展全方位檢測的快檢室。一般的集貿市場快檢室只能對蔬菜水果進行農藥殘留檢測,而大成生鮮市場配備有一系列最先進的快檢設備,檢測項目達20余項,包括瘦肉精、吊白塊、孔雀石綠、二氧化硫、甲醛、亞硝酸鹽等。大成生鮮市場不僅能檢測蔬菜水果,還能檢測水產品、肉類、豆制品、腌制品等,讓市民吃得明白,吃得放心。
2017年,武昌轄區集貿市場開展蔬菜水果農藥殘留檢測共125000余批次。至 9月,快檢室升級完成后,抽檢合格率達99.9%以上。
據悉,2018年,武昌區局將繼續推進食品安全惠民工程,完成全區農貿市場快檢室的升級改造。此外,專業的第三方檢測團隊也將入駐武昌區的農貿市場,不斷提高抽檢結果的精確性,加強食品風險防控。
大成路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工作人員開展快速檢測
食安武漢
拼搏趕超①
新時代、新氣象、新征程。新的時代,武漢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要滿足市民的新需求,要不斷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從今日開始,《食安武漢》聚焦全市各級食品藥品監管系統的新經驗、新做法,展現食藥監管人拼搏趕超,奮斗不歇的精神。
監管、服務兩手抓。漢陽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漢陽區食藥監局”)為企業排憂解難,服務重點企業,頗受企業好評。
漢陽區有7家規模以上企業屬于漢陽區食藥監局的管轄范疇。大型企業風險更大,過去一年來,漢陽區食藥監局重點服務大型企業,積極引導“味好美”、“黃鶴樓”等知名企業通過ISO22000等國際先進的食品安全體系認證;協調省食藥監局為“屈臣氏”辦理醫療器械網絡交易許可證,加快審批速度;協助九州通健康城項目建設等。
味好美(武漢)食品有限公司剛被外資收購,經營管理模式驟然改變,企業發展面臨挑戰。為此,漢陽區食藥監局采取跟蹤監管模式,定期進行實地調研,了解企業轉型困難。由于味好美公司有內控指標,“抽檢產品不允許銷售”,這就導致在等待檢測結果過程中產生大量庫存堆積,造成經濟損失。漢陽區食藥監局積極協調,督促檢測部門加快檢測速度,保證企業正常運轉。
漢陽區藥品批發企業數量眾多,這類企業業務量大,極易產生過期失效藥品。企業走正常銷毀程序,不但審批手續繁雜、耗時長,而且銷毀費用高額,這也就成了藥品批發企業的老大難問題。為解決企業燃眉之急,去年12月14日,經過與環保部門幾個月的溝通協調,漢陽區食藥監局出資15萬元,將全區22家企業47.5噸的過期失效藥品依法銷毀。據悉,漢陽區幫扶企業免費銷毀過期失效藥品,屬我市首例。
漢陽區食藥監局不僅在監督管理工作中服務企業,還積極主動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由于規劃問題,場地內長期沒有就餐區,參展商戶和觀展群眾面臨著吃飯難的問題。為幫助企業營造良好的會展服務環境,漢陽區食藥監局與企業共同謀劃,利用樓間空余場地建設快餐點,構建會展餐飲服務模式。迄今,國博中心現已擁有11個便民服務點,8家特色餐飲店,尚在探索新的餐飲業態。據悉,國博2018年的會展訂單較去年提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