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利用互聯網故意損害企業聲譽的行為,建議開展立法和修法等方面工作。”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創新部營養健康經理史玉東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采訪時,就“網絡謠言損害企業聲譽”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相關觀點和建議。
史玉東指出,目前中國有近8億網民,互聯網已經覆蓋了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ヂ摼W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但也存在很多“負能量”。“比如朋友圈里瘋傳的各種網絡謠言,嚴重干擾著我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甚至給社會安定帶來一定的影響。”史玉東指出,僅2017年一年間,就出現了“塑料紫菜”、“塑料大米”、“棉花肉松餅”等食品網絡謠言,不但給老百姓帶來困擾,而且損害了涉事企業聲譽,讓企業、行業都蒙受了重大損失。
史玉東告訴記者,蒙牛就有過類似的遭遇,深受網絡謠言傷害。“此前,一則宣稱‘蒙牛純牛奶剛剛被查出有害物質超標’的視頻在網上瘋狂傳播。這則視頻是把以前的事情重新進行了剪輯、拼接,以朋友圈、微信群、微博等渠道來進行傳播。”
據悉,2018年1月13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發布聲明,稱涉及蒙牛的這些視頻所稱純屬謠言。聲明中稱,經查,近幾年來,監管部門公布的乳制品質量不合格的名單中,從未有蒙牛純牛奶被查出黃曲霉菌超標的信息,視頻所稱純屬謠言。
“首先要提高網民的素質,讓消費者不會輕易受網絡的危害,同時加大網絡監管力度,嚴懲不貸,不能只有一些無關痛癢的懲罰。”對于針對互聯網損害企業聲譽問題,史玉東表示自己在這次兩會期間,將提出圍繞“行政”、“民事”、“刑事”三方面進行修法的建議。“比如,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惡意誹謗、侮辱等行為的界定,主要針對現實生活場景。我建議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針對現實場景的處理方式,對互聯網上的誹謗、侮辱行為予以同樣的快速響應和處理,對違反者予以同樣的懲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