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將至,元宵成為超市的熱銷商品,而在街頭也陸續出現了一些臨時制售元宵的攤點。濟寧市工商局提醒消費者,街頭銷售的裸裝和非冷藏元宵存在諸多食品安全問題,應謹慎購買。
“師傅,給我來斤五仁的。”每年元宵節,城區部分街頭會出現現場制作元宵的攤販。市民潘先生告訴記者,“每年過元宵節,我都會來三官廟里面的一家店鋪購買現場制作的元宵,就喜歡這熟悉的老味兒,看著師傅現場做還是挺放心的,而且價格實惠。”對于購買散裝元宵是否注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大多市民覺得現做現賣的就是新鮮的。
記者近日從市工商局消保科了解到,近年來,街頭裸裝和非冷藏的元宵質量問題一直是元宵節期間的投訴熱點,存在的主要問題有:街頭經營者銷售的元宵采取自制工具進行加工,不采取防塵材料遮蓋,致使這些裸裝元宵中夾雜異物;這些元宵雖現做現賣,貌似“新鮮”,但元宵餡卻是經營者早早購進的,裸裝元宵的食品保質期和生產日期無法確定,即使有標注,也常常是不準確的;盡管采取現場稱量銷售,但部分經營者為了牟取高額利潤,往往采取缺斤短兩的“把戲”欺詐消費者;部分商場、超市不使用冷柜儲存元宵,或冷柜溫度達不到規定要求,影響了元宵的儲存。
對此,市工商局提醒消費者,選購元宵最好到具有經營資格、信譽好的商場或超市去購買知名品牌,同時注意查看食品包裝標識是否齊全,看包裝上是否有“QS”標志。購買散裝元宵時,要關注其質價是否相符、顏色外觀是否新鮮,切勿貪圖便宜,價格過低的元宵不要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