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堅果及籽類食品又迎來一個消費高峰期,走親訪友拎上一盒,招待賓朋準備一盤,它們也是市民春節餐桌上的重要角色。堅果與籽類食品是指以堅果、籽類或其籽仁等為主要原料,經加工制成的食品。其中堅果是具有堅硬外殼的木本類植物的籽粒,包括核桃、板栗、杏核、扁桃核、山核桃、開心果、香榧、夏威夷果、松籽等;籽類指瓜、果、蔬菜、油料等植物的籽粒,包括葵花籽、西瓜籽、花生、蠶豆、豌豆、大豆等。
堅果籽類不合格原因多樣
作為老少皆宜的養生食品,堅果籽類食品一直頗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網購途徑的便利,進口堅果及籽類食品也逐漸流行,而且預包裝進口的價格普遍比國內加工的貴。但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洋品牌”不一定意味著高質量,消費者在購買時盡量選擇正規途徑進口的產品。
據江蘇常熟檢驗檢疫局食品檢驗監督科潘健介紹,在國家質檢總局2017年公布的未予準入的食品化妝品信息中,有50多批次的堅果籽類食品因檢出不合格而未進入我國市場,涉及品種和原因多樣,如原產澳大利亞的核桃仁、混合籽仁、鹽焗夏威夷果分別檢出霉菌超標、酸價超標和過氧化值超標;原產哈薩克斯坦的葵花子仁檢出鉛超標;原產美國的核桃仁、帶殼花生分別檢出大腸菌群超標和黃曲霉毒素超標;原產泰國的開心果、腰果、巴旦木檢出超過保質期;原產越南的蜜糖腰果仁檢出標簽不合格等。
營養雖好 食用也需有度
堅果籽類食品營養價值很高,但因其油脂含量過高,過多食用對高脂血癥、冠心病、動脈硬化、糖尿病等患者有害。按照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脂肪是營養標簽中的核心營養素之一,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強制標示的內容包括能量、核心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值及其占營養素參考值,消費者在購買和食用時可以關注營養標簽來合理選擇。
以此圖為例,每100克堅果中脂肪含量46.0克,占營養素參考值的77%。營養素參考值是中國食品標簽營養素參考值(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NRV)的簡稱,是專用于食品標簽的、比較食品營養成分含量多少的參考標準,是消費者選擇食品時的一種營養參照尺度。
營養素參考值依據我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RNI)和適宜攝入量(AI)而制定。我國規定脂肪的營養素參考值(NRV)是≤60 g,消費者不宜過量攝入。
另外,很多產品在生產時還會使用香精香料,它們當中有些成分會興奮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對心血管病人不利。再者,有些產品食鹽使用量較高,《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倡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鹽攝入過量可使人體血管張力增加,加重心、腎負擔,使血壓升高。
合理貯存 講究食用
堅果籽類食品種類繁多,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消費者可以根據喜好和營養需求來搭配種類,使營養更均衡。
由于堅果和籽類食品含有豐富的脂肪,尤其是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容易氧化產生俗稱的一股哈喇味,所以消費者在購買時可選擇合適的規格(凈含量),最好能在短時間內吃完,久存會影響口感,也會損失其營養價值,建議常吃常買。
購買堅果籽食類后應當密封避光儲存,遠離高溫、潮濕環境,貯存不當容易產生霉變,有的甚至產生1類致癌物黃曲霉毒素。
江蘇常熟檢驗檢疫局食品檢驗監督科潘健提醒消費者要做到“四不吃”,即霉變不吃、苦味不吃、哈喇味不吃、過敏不吃。如果吃到霉變、發苦的產品,應立即吐掉,并用清水漱口。
對花生、腰果等產品過敏的人群,應注意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防止發生過敏現象。食用堅硬的種類時盡量使用工具開殼,不要用牙嗑,以免傷害牙齒。另外,孩童食用堅果籽食類要格外注意安全,避免在哭鬧、大聲說笑時食用,也不能將食物做游戲般拋入口中,防止嗆食而堵塞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