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不少市民也開始陸續采購年貨,其中就包括了各類糕點。很多人認為,進口的糕點質量相對好,但事實可能并非如此。在2017年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未予準入的食品化妝品信息中,糕點餅干類產品不合格的現象頻頻出現。據悉,2017年江蘇口岸共進口糕點餅干類375批、318.18噸,貨值317.17萬美元,其中檢出不合格31批,14.12噸。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標簽不合格、亞硝酸鹽超標以及含有未經檢疫的牛肉成分、維生素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等。
檢驗檢疫人員提醒消費者,網購、代購進口糕點類食品需謹慎。由于當前網購、代購以及跨境電商的監管法規尚未健全,因此網購、代購很有可能買到假貨,而且產品的質量衛生難以保證。此外,某些進口糕點中還可能會有一些我國無傳統食用習慣的食品原料,這些原料未經過安全評估,也可能存在一定風險。
消費者可登錄國家質檢總局官網首頁,在“總局概況”欄目下的“司局”中找到“進出口食品安局”,并進入該子頁面,通過“符合評估審查要求及有傳統貿易的國家或地區輸華食品目錄”信息系統,以及“進口食品進出口商備案信息查詢”系統,可查詢進口食品準入情況。如果一些“網紅”進口食品并不在該目錄中,說明該產品尚未獲得進口準入,有可能是通過非正規渠道進入的。
此外,正規渠道進口的糕點,必定會印有或加貼中文標簽。中文標簽包括食品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以及代理商、進口商或經銷商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等要素。如果對購買的糕點有懷疑,消費者可讓銷售方提供該批產品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如果商家無法出示該證明,則商品基本“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