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排查酒類產品生產、銷售以及餐飲服務環節風險隱患,嚴厲打擊違法生產經營行為,近日,泉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組織開展為期3個月的酒類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整治時間為2018年1月至3月。
據悉,此次專項行動以酒類產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銷售者及餐飲服務提供者、制假售假黑窩點為重點對象;以白酒、黃酒、葡萄酒、果酒以及其他酒(配制酒、其他蒸餾酒、其他發酵酒),特別是散裝銷售的白酒和小作坊生產的白酒、其他蒸餾酒等酒類產品為重點進行整治。重點整治使用甲醇、工業酒精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生產,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藥品等違法違規行為;經營假冒偽劣酒類產品,特別是無合法來源、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酒類產品等違法違規行為;標簽標示涉嫌欺詐和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
在排查整治的過程中,執法人員認真查找和消除可能存在的隱患,督促相關經營者及餐飲服務提供者必須依法從正規渠道購進酒類產品,嚴格落實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追溯信息記錄,確保發生質量安全問題時,做到“產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責任可追究”。
截至目前,全市共檢查白酒生產企業12家次、酒類經營者384家次、餐飲服務提供者234家次,對于部分單位存在索證索票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執法人員要求其立即整改,并督促其整改到位。
目前,市食藥監局正結合春節期間酒類市場供需旺盛特點,以及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部署,集中力量對酒類產品生產經營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進行檢查,同時注重酒類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提高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幫助消費者識別假冒偽劣,選購放心酒類產品。此外,鼓勵和引導社會輿論監督、投訴舉報,促進行業自律規范,督促生產經營者誠信守法,同時加大抽檢監測力度,嚴厲打擊制假售假、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以及未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或未按許可范圍生產酒類產品的行為。對發現的違法行為將及時組織力量,立案調查,依法處置,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