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身穿“餓了么”制服的外賣小哥引發熱議,而“躥紅”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他送餐速度快或是送單數量多,而是他在餐廳里做起了菜。這一幕被市民拍下上傳至網絡后,引發網友熱議。為此,“餓了么”回應記者:公司目前正在調查此事。
據了解,當時,該網友在經過古北1699廣場內的一家牛排店時,驚訝地發現一名送餐員男子,正在店內忙著切配、裝盒。網友隨即將這一幕拍下,并指出,這樣的行為并不妥當。但該名騎手抬了一下頭后,并未搭理,又開始“埋頭苦干”。
照片一經傳播,立刻引起廣大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認為,外賣員穿在身上的送餐服長期與外界接觸,沾染大量灰塵和汽車尾氣,接觸食材和餐具,非常不衛生;也有網友認為,餐飲人員從業必須有健康證,而照片里的外賣小哥是否持有健康證,也不得而知。而設施餐廳讓外賣員直接進入餐廳做菜,是否存在監管疏漏?事發后,網友隨后也向相關部門舉報。
記者與“餓了么”方面取得聯系。一名客服人員表示,已記錄下相關情況,并會將事情反饋給公司相關部門。
其實,新民晚報曾報道過外賣小哥為了加快配送速度,親自“掌勺”的新聞,而隨后相關企業也表示,在公司的行為規范中,并不允許外賣員私自進入后廚,炒菜、配菜等。
去年9月1日,《外賣配送服務規范》正式施行,規定了外賣服務機構須具備法人資質、固定辦公場所,要求外賣配送服務隊伍要規模化,配送人員使用的配送車、配送箱、頭盔等都要符合規定。
相關報道:上海:完美跨界?送餐員搖身一變成切菜員、配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