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記者從湖南省質監局召開的2017年度全省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情況新聞通報會上獲悉,今年,該局共完成食品相關產品省級監督抽查1938次,涉及8大類747家生產企業,共發現不合格產品40批次,其中,商用廚具、食品用玻璃制品合格率達100%。
40批次不合格產品遭查處
據省質監局副巡視員李杰介紹,在2017年的1938批次食品相關產品省級監督抽查中,共發現不合格產品40批次,問題發現率為2.06%。在2017年的256批次產品的省級風險監測中,省質監局共發現問題樣品154批次,問題樣品發現率達60.2%,其中,食品用脫氧劑問題發現率35%。
來自湖南省質監局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兩年獲得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獲證企業產品合格率首次低于非獲證產品。2016年,獲證產品的合格率為98.38%,非獲證產品的合格率為91.36%;到2017年,獲證產品合格率略有下降,為97.4%,非獲證產品合格率大幅提高,達到99%。獲證產品中,食品用紙制品合格率下降最為嚴重,從98.7%下降至90%。
另一值得關注的現象是,2017年,該局還隨機抽查了100家食品相關企業,進行現場檢查評分,在除長期停產、倒閉等原因的企業外而實際抽查的56家企業中,不合格品處理制度及記錄不合格率最高達71%,61%的生產企業防蠅蟲、防老鼠有待改進。
將開展“雙隨機”抽查
李杰表示,2018年,省質監局將選取量大面廣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實施“雙隨機”抽查,并進行事前公示、事中監督、事后追責的監管措施,對于企業的質量失信行為,也將根據《湖南省企業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對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和無正當理由拒絕監督抽查的單位或個人,列入失信黑名單,并依法向社會公開,實施聯動懲處。
省質監局產品監督處處長熊曉甦提醒,消費者普遍重視食品安全而對食品相關產品安全卻了解不多,但事實上,該類產品如果存在質量不過關等問題,在與食品長期接觸的過程中,容易發生有害物質遷移問題,從而對消費者身體造成危害。
此外,三湘都市報記者還了解到,食品相關產品的主要風險來源包括由于本身物理性能不達標造成消費者身體外傷、窒息或其他健康問題,化學物質通過食品相關產品遷移到食品中,造成食品安全質量問題;微生物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蟲及蟲卵等通過食品相關產品對食品污染而造成的質量安全問題。
名詞解釋
食品相關產品: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食品相關產品指用于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和用于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