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選購食品時,常常以口味、價格等因素來衡量和挑選,很少有人關注包裝上的食品標簽。如果我們想挑選健康食品,就應該養成看食品標簽的習慣。日常生活中,又該關注食品標簽的哪些方面呢?
一是看食品類別。標簽上均標有食品的類別。例如,一盒飲料的名字叫做“咖啡乳”,如果標簽上的“食品類別”項目注明“調味牛奶”,說明這是在牛奶當中添加了咖啡和糖,它的營養價值和牛奶比較接近。如果在水里面加了點牛奶和咖啡,那么食品類別上就屬于“乳飲料”,它的營養價值就比牛奶差很多。
二是看配料表。食品的營養品質,取決于它的配料及配比。主要看三個方面:一是看配料排序,按照法規要求,配料的排序按照含量由高到低進行排列;二是看是否有忌口的配料,警惕可能產生過敏或不良反應的配料;三是看食品添加劑類別,“檸檬黃”等帶顏色的詞匯,一般是色素;“甜蜜素”等帶味道的詞匯,一般是調味劑;帶“膠”的詞匯通常是增稠劑、凝膠劑和穩定劑,部分添加劑對身體健康有害,因此在選擇時應著重加以區別。
三是看營養成分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是人體必需成分,因此食品中此類營養素含量越高越好。對于肥胖的戰友則要小心脂肪、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等含量高的食品,過多食用此類食品會損害身體健康。
四是看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貯存條件。保質期指食品的最佳食用期。在保質期內,食品的生產企業對該產品質量符合有關標準或明示擔保的質量條件負責,我們可以放心食用;保存期或最后食用期限則表示,過了這個日期便不能保障食用的安全性。貯存條件則提醒我們如何妥善保存食品。
五是看認證標志。很多食品的包裝上印有各種質量認證標志,比如有機食品標志、綠色食品標志、原產地認證標志等,這些標志代表著產品的安全品質或管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