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白酒如何走向國際舞臺已成為行業重要課題,各大酒企都在不同程度地展開酒類國際化的探索和嘗試,但中國白酒在國際市場貿易中的份額還非常小,白酒如何融入世界,仍然是中國酒業當前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數據顯示,中國蒸餾酒產量占到世界的1/3,但是從國際化消費量來衡量,中國白酒只占不到百分之一。業內人士分析,國內一線酒企國際化外拓看起來很熱鬧,但實際上,中國白酒的國際化還是一直依賴海外華人社群展開。由于產品食品標準、飲用習慣、文化習俗等阻力,中國白酒并沒有進入世界主流烈酒的消費市場。
一線白酒企業加速布局國際化
近年來,很多中國酒企都開始布局國際市場,但目前總體出口規模有限。如今,在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利好影響下,白酒國際化迎來新機遇。
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在日前舉行的茅臺2017海外經銷商大會上介紹,茅臺將在深耕中國市場的同時,不斷開拓國際市場,使海外市場銷量比例逐漸增加,到2020年茅臺酒海外銷量要占茅臺酒總銷量的10%以上,消費群體要力爭從華人市場為主,轉向西方主流市場。
根據五糧液官方公布的信息,9月初,五糧液與施華洛世奇在奧地利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同時,五糧液國際(歐洲)有限公司也于近日在德國北威州杜塞爾多夫市正式揭牌,而這也是五糧液首次在歐洲設立分公司。
古井貢酒近年來也一直致力于白酒國際化。自2014年以來,古井貢酒開啟中國酒文化全球巡禮,先后走進美國、法國、保加利亞和波蘭等國,亮相聯合國總部。同時,古井貢酒牽手2012年韓國麗水世博會、2015意大利米蘭世博會、2017年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世博會。
此外,瀘州老窖、汾酒、劍南春等酒企都在不同程度地展開酒類國際化的探索和嘗試。
白酒國際化被指為“看上去很美”
盡管名酒企業動作頻頻,但在外界流傳的信息中,卻少有出口的相關數據,國際化成果難以量化。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6年我國白酒商品累計出口總額4.69億美元,占全球白酒銷售收入的0.5%;累計出口白酒數量1.61萬千升,占全球白酒總產量的0.12%。事實上出口的白酒產品中,還有相當數量是烹飪用酒。
今年9月,在2017山西世界酒文化博覽會上,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副主任梁明表示,洋酒進入中國后,很快隨著酒吧、夜場洋酒文化被“洋為中用”,創造了洋酒的中國飲法。中國白酒雖已遍及全球,但在海外消費白酒的仍是中國人。梁明說,橫向比較,歐洲烈性酒在國際市場占有明顯優勢,中國白酒在國際市場貿易中占有率僅為0.76%。
業內人士分析,國內一線酒企國際化外拓看起來很熱鬧,但實際上,中國白酒的國際化還是一直依賴海外華人社群展開。由于產品食品標準、飲用習慣、文化習俗等阻力,中國白酒并沒有進入世界主流烈酒的消費市場。名酒企業之所以頻頻布局新一輪國際化,更多還是出于企業宣傳的營銷行為,并非境外有大量的市場需求。可以說,白酒的國際化仍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也曾對中新網表示, 中國白酒國際化仍停留在感性層面,缺少對國外消費市場的理性和深度分析。
如何解決最大痛點真正“走出去”
近年來,中國白酒行業產能持續增長,國內市場飽和問題突出,白酒“走出去”勢在必行。而白酒如何融入世界,如何真正“走出去”,仍然是中國酒業當前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在梁明看來,中國白酒要借力“一帶一路”,拓展國際市場,必須輸出中國白酒文化價值觀,即“分享快樂,傳達情感”,同時要注重引導。面對文化差異和市場競爭,中國白酒行業需要合作競爭、整體出海。
宋書玉也表示,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給中國白酒國際化帶來新機遇。白酒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亦將中國的生活底蘊、消費和生活方式等得以向世界推廣。只有在政策法律、技術標準體系、文化和消費這三方面做好,中國白酒國際化的思路才算清晰了,否則國際化就是沒有方向的、盲目的。
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大賽組委會主席卜度安·哈弗則建議,中國酒企需要花精力研究白酒的風味和口味,做一定的調整,使出口的白酒更符合西方人口味;在出口白酒的酒標上,考慮運用中國文化、歷史元素,并結合西方元素;還需要聯合起來一起去努力進行白酒和文化的推廣。
在近日舉行的2017上海國際酒交會世界名酒價值論壇上,白酒專家、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稱,白酒國際化需要解決好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習慣問題,以滿足國外消費者的需求;二是針對國際市場的宣傳包括宣傳內容和力度還不夠,還沒把白酒的品質優勢轉化為世界品牌優勢;三是經銷商的選擇,需要對白酒文化和中外文化有很深的了解。
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也曾表示,中國的白酒要真正的走出去,需要做好三件事情。首先是政策法律問題;其次是技術標準體系要跟國際進行接軌;再次,因為中國的白酒文化與國外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的白酒要走出去,就必須與當地的文化進行融合。
古井集團董事長梁金輝則認為,中國白酒的國際化應從改變自身做起,一要有跨界思維,打開自身的枷鎖,跟上時代的發展;二要有渠道變革,線下主要工作由“賣產品”變為“賣服務”;三要有文化支撐,酒與酒文化是一體的,要大力傳播白酒健康養生知識和酒道、酒禮、酒德等,塑造中國白酒新形象;四要有信息保障,用信息打通生產、銷售、服務與供應鏈。五要有新型人才,發展白酒行業的“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