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是“黑色星期五”網購促銷日,被譽為“跨境版雙11”。電商紛紛打出洋貨、折扣、潮流、囤貨、血拼等促銷旗號,但其中存在的問題消費者不容忽視。
當心買來的食品已過期
“黑色星期五”成為一部分商家甩貨的好時機,一些臨期商品成為賣家的重要備貨,尤其是食品、保健品等。臨期商品即快到保質期的商品,由于海淘物流時間相對較長,有些臨期商品到手可能已經成為過期商品。業內人士提醒,“黑色星期五”網購消費者在進行價格對比的同時,也要仔細查看商品介紹頁面關于商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說明,沒有找到相關信息的,提前咨詢客服;對于保健品等,提前了解功能、適用人群等基本信息,并且計算好食用日期,以免購買到的商品未食用完就過期。
很有可能買到假貨水貨
跨境網購的一大痛點問題就是假貨,很多假貨和水貨通過跨境渠道流入國內,而消費者成為這些商品的買單者。據了解,關于跨境網購中的假貨有以下三種情況:一是商品未經正規渠道生產。該類商品在沒有獲得品牌授權的情況下,通過一些黑工廠、小作坊貼上品牌商標在網上標榜正品銷售,這類屬于明顯假貨,即高仿貨;二是雖然拿到了品牌方的授權,但是某些黑心廠家受到利益的驅動,將其拿到的授權產品型號通過一些小工廠進行代工,生產出一批成本低廉的產品,從而真假摻雜售賣;三是正品中的瑕疵品流入銷售渠道。
除了假貨,跨境網購市場還存在很多水貨,即在國外市場正常流通的商品,經商家以灰色通道入境,繼而在國內銷售。雖然這類商品為正品,但沒有報關單、商品檢驗證明等文件,更沒有國外品牌商的直接授權,在售后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而當消費者認定購買到的商品是假貨需要賠償時,則需要消費者出具原廠的鑒定證明、品牌商鑒定報告、商家承認商品為假貨的聊天記錄等,對于消費者來說,以上任何一項舉證都很難獲得。
涉及關稅退換貨成難題
與國內電商平臺網購不同的是,跨境網購在物流配送環節更為復雜,包括海外配送與國內配送兩部分,其間出現包裹破損甚至是商品破損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產生退換貨的概率相對較大,但由于跨境網購商品與個人身份認證聯系在一起,并且受到國外供應商、退貨渠道等限制,很多跨境商品無法進行退貨。而退換貨也將涉及關稅問題,因此目前多數跨境網購平臺并不能完全做到七天無理由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