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時監控到大眾直播,再到食源追溯,作為“陽光廚房”領跑全國的省份之一,浙江走過五年求索之路。
11月14日,在2017年全省“陽光廚房”建設新聞通報會上,浙江省食藥監局為這場“廚房革命”定下新一輪目標:“十三五”期間,全省“陽光廚房”規模將超過15000家,基本實現高風險餐飲單位全覆蓋。
“舌尖安全”緊系民生。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群眾對于飲食的訴求已從“吃得飽”轉向“吃得好”、“吃得放心”。2012年,嘉興市秀洲現代實驗學校為規范校園食堂后廚操作、保障在校學生餐飲安全,率先在廚房內安裝了監控探頭。這一大膽嘗試是浙江“陽光廚房”發展的雛形。2013年,省食藥監局先于全國開展“陽光廚房”建設,廚房情況通過監控設備接入監管平臺,徹底改變了餐飲單位后廚“閑人免進”模式。2014年開始,省政府每年將“陽光廚房”建設寫入食品安全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意味著“陽光廚房”正式邁入全面標準化建設階段。
求同存異中,一個個富有地方特色的管理樣板不斷涌現。截至目前,全省以視頻直播方式呈現的“陽光廚房”約10000家,其中大型餐飲、學校食堂、大型養老機構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等高風險餐飲單位覆蓋率達80%以上。
省食藥監局表示,下一步,浙江還將在打造智慧“陽光廚房”基礎上,融入食材質量追溯,真正實現食品安全“從田頭到餐桌”全覆蓋,讓群眾更直觀地感受來自“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