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全直接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外賣憑借其快速、方便的特點迅速贏得了消費者的心。但是外賣制作環境的參差不齊也給監管者帶來了管理難題,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了對外賣食品的生產銷售安全管理,該辦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對于這一辦法的出臺,荊州外賣市場該如何來進一步加強監管呢?
中午11點,在荊州區萬達金街,記者看到不少穿有黃色、橙色衣服的“外賣騎士”都已經整裝待發,等待著從平臺上派來的單據,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賣騎士介紹,每到中午他們都會聚集在萬達商圈附近,因為這里的小吃、餐飲店比較多,接貨比較方便。
目前,市場內進入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的餐飲經營者需要提供相關的營業執照和衛生健康證件,對于是否要有實體店并無明確要求。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新規,明確要求: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具有實體經營門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并按照食品經營許可證載明的主體業態、經營項目從事經營活動,不得超范圍經營。
沙市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科副科長謝俊平表示,對于沒有進餐場所但又在生產經營的商家,我們將重點檢查和監管。
隨著我國互聯網經濟的迅猛發展,“互聯網+餐飲服務”等新興業態快速增長。但存在第三方平臺責任落實不到位,對入網餐飲服務者審查把關不嚴,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安全意識不高、經營管理水平有限、經營條件較簡陋,食品安全存在隱患等現象。根據現階段網絡餐飲存在的問題,《辦法》指出:開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測,實行“線上線下一致”原則,同時對平臺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送餐人員和送餐過程等要求都做出了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