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人們關心的奶業問題,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今天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奶業包括奶粉質量安全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已經有幾個品牌得到歐盟認證,有的產品已經進入香港市場。有信心振興中國的民族奶業,讓孩子能夠喝上優質的、安全的中國奶粉。
韓長賦說,從工作上來看,一是推進奶業養殖規模化,現在飼養規模100頭以上的已經占到了54%,大的有幾千頭飼養的牧場。二是擠奶的機械化,現在的規模農場,都已進入工業化生產過程,尤其制奶粉的鮮奶奶源都是機械化擠奶。三是奶業的生產標準、監管標準、產品標準都很健全。奶業一個現代化程度比較高的產業,是一個很長、很完整的產業鏈,監管問題也在加強。
韓長賦表示,食品安全問題近年來這些方面變化很大,這五年連續的抽樣檢測,農產品的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總體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都在96%以上,今年上半年是97.6%。他指出,也還存在問題。一方面,還是大量的小生產,規模比重還不夠高,風險隱患比較多。另一方面,執法還要進一步完善、加大力度。
韓長賦認為,農產品質量安全一個是要“產出來”,一個是要“管出來”。從監管角度講,有三個變化還是很明顯的。
第一,標準更健全了。這些年修訂了農獸藥殘留限量標準6000多項,農業行業標準5000多項,基本有標可依了,有了標準才可以更好管,才能夠更好的執法。另外,新型經營主體可以更好的按標生產,有了規模化,就比較容易做到標準化。
第二,監管更有力了。十八大以來,中央加強了食品安全管理,現在自上而下,包括到鄉鎮都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隊伍,全國有15萬人在做這個事,基本上村里有人看、鎮上有人檢、縣上也有人管,執法監管已經由過去季節性的、運動式的專項整治轉變為常態化、專業化的市場監管。
第三,責任更明確了。強化了地方政府的屬地管理責任和生產者的主體責任,這是很明確的。同時,在搞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創建縣要保證質量安全。